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96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臨深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臨深履冰注音︰ㄌ|ㄣˊ ㄕㄣ ㄌㄩˇ ㄅ|ㄥ漢語拼音︰lín shēn lǚ bīng釋義︰猶「臨深履薄」。見「臨深履薄」條。 01.《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裴松之注引《帝集》:「以眇眇之身,質性頑固,未能涉道,而遵大路,臨深履冰,涕泗憂懼。」 02.晉.葛洪《抱朴子.外篇.君道》:「誠能事過乎儉,臨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處存不廢慮亡之懼。」 參考詞語︰履薄臨深注音︰ㄌㄩˇ ㄅㄛˊ ㄌ|ㄣˊ ㄕㄣ漢語拼音︰lǚ bó lín shēn釋義︰猶「臨深履薄」。見「臨深履薄」條。 01.《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上.張蘊古》引唐.張蘊古〈大寶箴〉:「撫茲庶事...
狂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於激進與過於保守的人。《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抱朴子.外篇.逸民》:「昔狂狷華士,義不事上,隱於海隅,而太公誅之。吾子沉遁,不亦危乎?」
滂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盛流的樣子。《抱朴子.道意》:「遠近翕然,同來請福,常車馬填溢,酒肉滂沱。」
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度量東西輕重長短的器具。《抱朴子.外篇.用刑》:「散府庫,毀符節,撤關梁,掊衡量。」《新唐書.卷八○.太宗諸子列傳.曹王明》:「以物遺人,必自視衡量,庫帛皆印署,以杜吏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取。《國語.周語中》:「而卻至佻天之功以為己力,不亦難乎?」《抱朴子.外篇.刺驕》:「或佻竊虛名,而躬自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扭擰、擠壓。如:「絞毛巾」、「絞盡腦汁」。《抱朴子.內篇.金丹》:「絞楮木赤實,取汁和而服之。」
四通八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此外在《抱朴子.外篇.刺驕》:「聞之漢末,諸無行。自相品藻次第,群驕慢傲,不入道檢者,為都魁雄伯,四通八達。」「四通八達」指晉代光逸、謝鯤、阮放、畢卓、羊曼、桓彝、阮孚、胡毋輔之八人。而《朱子語類.卷一一.學.讀書法下》:「看文字不可落於偏僻,須是周匝。看得四通八達,無些窒礙,方有進益。」「四通八達」一詞的意思則是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融會貫通。
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去邪思雜念,改變舊日面目。比喻澈底悔悟,改過自新。《抱朴子.外篇.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朝有德讓之群后,野無犯禮之軌躅。」也作「革面洗心」、「洗面革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毀。《抱朴子.內篇.道意》:「大火既過,時餘不燼草木。」宋.蘇軾〈玉堂硯銘〉:「燼南山之松,為煤無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悟、清醒。《廣韻.上聲.靜韻》:「惺,惺悟。」《抱朴子.內篇.極言》:「始皇惺悟,信世間之必有仙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