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關係。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我死不緊,只可惜我腹中有卷六甲天書,不曾傳授與人。」
鐵石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鐵石心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鐵石心腸」原作「心如鐵石」。鋼鐵和石塊都是堅硬之物,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就表示此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不容易動搖。典源《魏武故事》中,曹操授王必兼理丞相長史,並在敕詔中稱讚王必,說他是自己舊時的部屬,不但忠心勤勞,而且意志像鐵石一樣地堅定,是國家的好官員,因此授與他兼理此一官職。後來「鐵石心腸」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孤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管捕治盜賊之官。掾,音ㄩㄢˋ,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 (5) 素:一向的。 (6) 恩貸:施恩授與。 (7) 章劾:彈劾。 (8) 受記考事:接受處分。 (9) 五日京兆:比喻任職的時間已不久了。見「五日京兆」。 (10) 無狀:不肖、無禮。 (11) 枉法:破壞法律。
分茅列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古代天子分封諸侯,用白茅包裹泥土授與受封者。列土,分封土地。 出處漢蔡邕獨斷:「分茅列土。」 用法用以指功臣受封。 例句周武王克服殷後,昔日大臣有功者皆分茅列土。 似詞列土封疆 反詞無功不祿
連篇累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連篇累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載,李諤是隋代著名的文人,十分受到隋文帝的重用,被授與治書侍御史的官職,又被封為南和伯。他為人正直,通達時務,很受眾人的推崇。他的學問和口才都很好,對任何時事不滿就寫文章上書皇帝,表達自己的意見,文帝幾乎都會接納。李諤看到當時人所寫的文章,多半承襲六朝的風格,詞藻雖華麗,但內容卻十分空洞。於是上書皇帝,說明這種情況的嚴重性,古時候風行教化,人人知書達禮,寫的文章都能表達美德與大道。但是到了後來,禮教漸漸衰落,為文不再注重道理,只知計較字詞的運用,內容也不外乎是形容風花雪月。李諤認為這種風氣對社會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應該立即矯...
官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授與官職而使擔任公務。《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諸侯、吏二千石皆盡心於求賢,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心腸鐵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鐵石心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鐵石心腸」原作「心如鐵石」。鋼鐵和石塊都是堅硬之物,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就表示此人的意志十分堅定,不容易動搖。典源《魏武故事》中,曹操授王必兼理丞相長史,並在敕詔中稱讚王必,說他是自己舊時的部屬,不但忠心勤勞,而且意志像鐵石一樣地堅定,是國家的好官員,因此授與他兼理此一官職。後來「鐵石心腸」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班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朝廷百官位次之首。《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請晉王司馬炎登壇,授與大禮。奐下壇,具公服立於班首。」
連篇累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連篇累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載,李諤是隋代著名的文人,十分受到隋文帝的重用,被授與治書侍御史的官職,又被封為南和伯。他為人正直,通達時務,很受眾人的推崇。他的學問和口才都很好,對任何時事不滿就寫文章上書皇帝,表達自己的意見,文帝幾乎都會接納。李諤看到當時人所寫的文章,多半承襲六朝的風格,詞藻雖華麗,但內容卻十分空洞。於是上書皇帝,說明這種情況的嚴重性,古時候風行教化,人人知書達禮,寫的文章都能表達美德與大道。但是到了後來,禮教漸漸衰落,為文不再注重道理,只知計較字詞的運用,內容也不外乎是形容風花雪月。李諤認為這種風氣對社會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應該立即矯...
束手無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人召僧致齋,其妻乃以釵股挾之以哺,須臾,能盡一小甌。自是日加所食,身亦漸長,不半歲,乃復其初。察則授與故職,趨驅氣力,且無少異。後十餘年,捍蠻,戰死于陳。 〔注解〕 (1) 親:指父母親。 (2) 損:減少。 (3) 銷:削弱。此處指縮小。 (4) 拱手無措:拱起手來,無計可施。拱手,雙手在胸前相抱。措,措施、計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