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角落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的音效,傳達給每一位小朋友,帶給小朋友閱讀的豐富收穫和喜悅。 二、動態1.黏土區。黏土的可塑性佳,揉揉變變變,變成青蛙、變成汽車、變成棒棒糖、變成蝸牛......。再加上一點巧思,可讓孩子針對創作的角色編創故事,並且角色扮演,孩子在揉捏中提升手部運動,想像、觀察、創意表現等能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角落、活動、靜態、動態英文關鍵字: corner、Activity、static、Dynamic 參考資料林惠麗著。新編-幼兒營養與膳食, 200...
麵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麵粉和水揉成的塊狀物。《紅樓夢》第六八回:「把個尤氏揉成了一個麵團兒,衣服上全是眼淚鼻涕,並無別語,只罵賈蓉。」
七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眼、兩耳、兩鼻孔及口。《莊子.應帝王》:「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平妖傳》第一三回:「如要興雲,便想得一個陰氣,起自丹田,漸覺滿身都是雲氣充塞,從七竅中噴薄出來,瀰漫乾坤。」
蕺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火前加點野薄荷增味,濾清後加入冰糖作為健康飲料,健腎利尿、去腫解毒、美容肌膚,日本人甚至取新葉揉後絞出新汁,加入活性維他命E油或小麥胚芽油即可作成天然化妝水,冷藏於冰箱長期使用可美白肌膚、消除褐斑,在日本是雀斑婦女的天然聖品。<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蕺菜英文關鍵字:houttuynia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春夏篇109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台灣自然大系珍藏版,台灣的常見野花第一輯115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註3:台灣野菜圖譜,食野之苹...
捏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捏製麵人為生的人。捏麵是傳統民間技藝,材料是將麵粉和糯米用水攪拌揉和,再放在開水裡煮熟。涼了以後,用手揉並加入糖或香蕉油,和著五顏六色的食品顏料即可完成。捏麵人利用這些材料,借著梳子、剪刀、牛骨籤等工具,結合他們的巧思、巧手,就可捏出各種可玩又可吃的玩偶人物、飛禽走獸。也稱為「麵人兒」、「麵塑」。
2.一種傳統民間技藝。以蒸熟的糯米團加入色料、糖或鹽揉均勻,用手指或梳子、剪刀、生骨籤等工具,以塑造技法捏出各種人物、動物等的樣子。也稱為「米雕」。
束縕請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縕,亂麻。束縕請火指將亂麻成引火繩,向別人討火。語出《漢書.卷四五.蒯通傳》:「里婦夜亡肉,姑以為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語以事而謝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汝矣。』即束縕請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爭鬥相殺,請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婦。」後比喻為人排解紛爭或求助於人。也作「束蘊請火」。
按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身體作敲、打、揉、等動作,以放鬆肌肉,促進循環,消除疲勞或鬆弛組織黏連,稱為「按摩」。
捏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黏土或其他泥料合揉弄,塑造成各種玩具、玩偶或器具。[例]他用陶土捏塑成一個栩栩如生的泥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手相揉。宋.蘇軾〈東坡酒經〉:「投之糟中,熟撋而再釀之。」
捻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捻使之熄滅。如:「隨手捻熄煙頭,以免釀成火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