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暨南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立大學之一,前身為民國前六年於南京所創辦的「暨南學堂」。十六年於上海改為「國立暨南大學」。四十七年中國大陸於廣州復辦,隸屬於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2.政府遷臺後,民國八十四年設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兼負海外僑生聯合招生相關業務,藉收強化僑教、文化交流之效。現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
風塵荏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荏苒: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過去。出處 唐˙杜甫˙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斷,關塞蕭條行路難。」 2.語譯 比喻戰亂不絕。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無>> 5.例句 中東地區由於政局不穩油田爭執頻傳以致居民生存在風塵荏苒的生活中。
怨聲盈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整頓朝政,於是四處延攬有才德之士。李固是當時有名的文人,博學多才,有氣節操守,不同流合汙,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
朝梁暮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早上在梁朝為官,晚上就投奔到晉朝當官。語本《舊五代史.卷二一.梁書.王彥章傳》:「豈有為臣為將,朝事梁而暮事晉乎!」後比喻政局紊亂,朝代換來換去。元.羅貫中《風雲會.楔子》:「親統貔貅百萬兵,兜鍪日日侍承明,朝梁暮晉何時了,定許將軍見太平。」《精忠岳傳》第一回:「且說那殘唐五代之時,朝梁暮晉,黎庶遭殃。」亦比喻見風轉舵,隨時變節。清.梁清標〈王鐵槍〉:「斗雞小兒事業成,國恥未雪寧偷生?朝梁暮晉者誰子,段凝之輩真如蟻。」
遺臭萬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不少的文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門下。著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
日意格(Prosper Gique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旋日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政局重大變化。唐.陳鴻《長恨傳》:「天旋日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也作「天旋地轉」。
漢和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79~105)姓劉名肇。在位十七年(88~105)。東漢章帝之子。十歲即位,朝政把持於外戚竇憲等人手中,政局頗為不定。但竇憲出擊漠北成功,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脅,並有效地控制了對西域的統治。漢和帝不滿竇氏跋扈,與宦官鄭眾聯手剷除竇氏,卻也開啟東漢宦官涉政之始。和帝親理政事後,不失為一代賢君。
尊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折衝尊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晏子春秋.內篇.雜上》中有一則關於晏子在酒宴上運用智慧制敵取勝的事:晉平公想要攻打齊國,先派遣范昭到齊國去觀察其政局。齊景公設宴款待范昭,席間范昭要求用齊景公使用過的酒具斟酒。飲酒過後,晏子請人更換酒具。接著,范昭假裝酒醉,要求樂官為他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被樂官拒絕。晏子撤換酒具的舉動,在暗示范昭的無禮行為,而樂官的拒絕,則是因為只有君主才能演奏成周的樂曲,但范昭只是一位臣子,根本就不可以使用天子的樂曲。范昭想要試探齊國君臣的反應,以及冒犯他們的禮儀,但都被晏子和樂官給識破了,所以范昭回國向晉平公說明過程,並告訴他不可以攻打齊國。後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
遺臭萬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不少的文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門下。著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