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2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政局有了重大改變,有時可用來稱改朝換代。如:「在高壓統治下的人民渴望變天。」
怨聲載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及其同黨,擁立順帝。但順帝即位後,政權並未回到皇帝手中,實權仍由皇后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整頓朝政,於是四處延攬有才德之士。李固是當時有名的文人,博學多才,有氣節操守,不同流合汙,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
雞群之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鶴立雞群」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竹林七賢」指的是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七位名人。魏晉時期是個政局動盪的時代,許多人追求名利、攀附權貴,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人為了表達對險惡政局的不滿,不願同流合汙,轉而追求放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
民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人民的一切行政事務。[例]市政府中設民政局掌管民政。
華盛頓會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二一年美國政府在華盛頓所召集的國際會議。目的在討論太平洋政局與中國局勢,及限制軍備,以避免列強在遠東發生衝突。會議主要成果是簽署三項公約,總稱為華盛頓公約。也稱為「太平洋會議」、「華府會議」。
北上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十三年(西元1942),第二次直奉戰爭以後,北方政局產生變化,段祺瑞、馮玉祥、張作霖等,聯電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大計,共商國是。孫中山在臨行前發表北上宣言,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以謀中國的統一和獨立。
變亂四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局不穩,到處動亂不安。如:「漢末政局不穩,變亂四起,民不聊生。」
郵政匯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隨時可向郵政局兌付現金,不須經過變現手續,即可作為支付的紙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