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48.29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辦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司法人員偵查、審理案件。[例]這位辦案明察秋毫的法官贏得現代包青天的美名。
明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睛明亮,引申有明察之意。《文選.沈約.奏彈王源》:「明目腆顏,曾無愧色。」《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引鏡皆明目,臨池無洗耳。」
孤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他人好意。《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負陵心區區之意。」《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常恐殞沒,孤負國恩。」也作「辜負」。
井然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矣。 〔注解〕 (1) 猒猒:音|ㄢˋ |ㄢˋ,安靜的樣子。 (2) 炤炤:音ㄓㄠˋ ㄓㄠˋ,明察秋毫的樣子。 (3) 修修:整齊的樣子。 (4) 綏綏:安泰的樣子。 (5) 熙熙:和樂的樣子。 (6) 臧:音ㄗㄤ,善。 (7) 隱隱:憂戚的樣子。
秦庭朗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負屈寒儒,得過秦庭朗鏡。」也作「明鏡高懸」、「秦鏡高懸」。
斤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察。《詩經.周頌.執競》:「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漢.毛亨.傳:「斤斤,明察也。」
鑑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察、識別。如:「這只明朝的陶瓷花瓶請你鑑識。」
朗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察,常用於書牘的結尾。如:「朗照不宣。」
賊去關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出了事後才知道防範。《水滸傳》第五回:「罷,罷!賊去了關門,那里去趕。便趕得著時,也問他取不成。」《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聲名也丟了,她還在那裡賊去關門,明察暗訪。」也作「賊出關門」、「賊走關門」。
廉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廉明察。《宋史.卷三二一.列傳.豐稷》:「豐稷字相之,明州鄞人。登第,為穀城令,以廉明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專一奉勸世上廉明長者,一草一木都是上天生命,何況祖宗赤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