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炤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察秋毫的樣子。《荀子.儒效》:「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炤炤兮其用知之明也。」
獲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得釋放。如:「由於法官明察秋毫,伸張正義,他終於無罪獲釋。」
克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能夠明察是非。《詩經.大雅.皇矣》:「克明克類,克長克君。」晉.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
犀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溫嶠至武昌牛渚磯見水深難測,遂將犀角燃燒得見水族奇形怪狀之事。見《晉書.卷六七.溫嶠傳》。後以犀照比喻洞燭幽微,明察事理。清.袁枚〈黃河秋決聞陝督尹公移節清江寄呈〉詩四首之二:「麈談立止黃流濁,犀照應愁水府寒。」
齊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察遍曉,無所偏頗。《荀子.修身》:「齊明而不竭,聖人也。」《國語.周語上》:「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三夫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相信了。我這次去趙國之後,一定有許多人會趁我不在之時,在大王面前進讒言來非議我的不是,請大王千萬要明察事實,不要被謠言所蒙蔽啊!」魏王答應了龐葱。等到龐葱離開魏國之後,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前說龐葱的壞話,魏王一開始雖然不相信,但時日一久,內心也不得不動搖。等到太子跟龐葱回國之後,魏王就疏遠龐葱,不再重用他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三人成虎」,用來比喻謠言再三重複,亦能使人信以為真。
金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明道。引申為斷案嚴正,明察是非。《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蓋聖人握金鏡,闡風烈,龍驤蠖屈,從道汙隆。」
高臺明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鏡高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劉邦攻入咸陽宮時,尋獲寶物一方明鏡,它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也能鑑別人心正邪。秦始皇常利用它來照宮女,凡心膽慌張跳動的就殺死她。杜甫〈洗兵馬〉詩「司徒清鑒懸明鏡」句,正式用「懸明鏡」來稱許司徒李光弼,從此人們就以「明鏡(秦鏡)高懸」來比喻官吏辦事明察洞燭,執法公正嚴明。
總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統領。《荀子.哀公》:「明察乎日月,總要萬物於風雨。」
高懸秦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鏡高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西京雜記》的記載,劉邦攻入咸陽宮時,尋獲寶物一方明鏡,它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也能鑑別人心正邪。秦始皇常利用它來照宮女,凡心膽慌張跳動的就殺死她。杜甫〈洗兵馬〉詩「司徒清鑒懸明鏡」句,正式用「懸明鏡」來稱許司徒李光弼,從此人們就以「明鏡(秦鏡)高懸」來比喻官吏辦事明察洞燭,執法公正嚴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