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塵不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汴州尉氏人。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弘忍死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聲名遠播。後為武后召到京師,朝野景仰。因在北方傳法,故其法系稱為北宗。因南宗認為他所傳的禪法是漸悟法門,故稱其禪法為「北漸」或「漸門」。 (3) 偈:音ㄐ|ˋ。梵語,義譯為頌。為佛教文學中的詩歌,無韻,每偈由四句構成。 ◎2《景德傳燈錄.卷三.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而無一塵許間隔。
九原可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禮記.檀弓下》:「趙文子與叔譽觀乎九原,文子曰:『死者如可作也,吾誰與歸?』」後用於設想死者復生。有悼念及景仰其人之意。唐.杜牧〈長安雜題長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誰與?師友琅琊邴曼容。」
皮錫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皮錫瑞(1850年-1908年),字鹿門,一字麓雲,湖南善化人。景仰西漢初年傳授《尚書》的儒者伏生,故名其書齋曰「師伏堂」,學者因稱「師伏先生」。 簡介道光三十年(1850年)出生於善化,同治二年(1863年)取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年)拔貢,清朝光緒五年,皮錫瑞年三十歳才開始研究經學。光緒八年(1882年)再中舉人。皮錫瑞強調「說經宜先知漢今、古文家法」。光緒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受聘於湖南師範館,講授經學、倫理兩門課程[1]。因治尚書服膺伏生,故宗今文說,被譽為」研精漢儒經訓之學,宏通詳密,多所發明」。...
欽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欽佩景仰。《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兩僧尤加慤勵,遠近皆來欽仰,一應齋供,多自日逐有人來給與。」《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先生尊府,江南王謝風流,各郡無不欽仰。」
清風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潔高尚的人格節操。如:「聖賢的清風峻節令人景仰。」也作「清風高節」、「清風勁節」。
高山仰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高尚德性的景仰。參見「高山仰止」條。《管子.九宋》:「高山仰之,不可極也。」
企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景仰而佇立不去。《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敬問墟墳,企佇原隰;墟墓徒存,精靈永戢。」
景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景仰、仰慕。《北史.卷四一.楊敷傳》:「敷少有志操,重然諾,人景慕之。」
奇節瑰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平凡的高尚行為、節操。如:「古代賢人的奇節瑰行,往往令人景仰。」
斗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斗和泰山。比喻負有盛望或學術高深卓絕的人,為世人所景仰。參見「泰山北斗」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