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黝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林木相連繞。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蟜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
山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口,山嶺間便於通行的關口。唐.李昉《太平廣記.卷四二六.峽口道士》:「林木深邃,其人乃見一路,虎踨甚稠,乃更尋之。至一山隘,泥極甚,虎踨轉多。」
繞梁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1>東之2>齊3>,匱4>糧,過雍門5>,鬻歌假食6>,既去而餘音繞梁欐7>,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韓娥: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
蛇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蛉幼蟲生活陸地上,且沒有尾鰓。成蟲和幼蟲都以其他昆蟲為食,但也會吃腐爛的東西。大多數蛇蛉生活在北半球林木蒼鬱的地區,棲居在植栽的木頭內。(註1)3. 蛇蛉目包含蛇蛉科和盲蛇蛉科兩個科,總共有150種,兩科之間都有相似的特徵。幾乎所有的蛇蛉都有兩對翅和一個較扁平的頭部,前口式的口器可以用來咀嚼食物。盲蛇蛉科的成員在體型上略小,牠們沒有單眼而且觸角很長,主要就是用來分辨蛇蛉科和盲蛇蛉科的依據。蛇蛉和泥蛉具有親緣關係,但蛇蛉的幼蟲屬於陸棲性,也沒有腮。(註2) 黃痣蛇蛉這種蛇蛉有很長的前胸和明顯的寬闊頭部,頭部形狀往後不逐漸收...
齊量等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境稍變而已。文中就用了這句成語。況周頤認為劉氏雖然是學法於黃庭堅,但兩人詩中的境界則大不相同。好比林木佳勝,黃庭堅的詩能夠鬱蒼聳秀,即便不經意的地方,也像老幹杈枒一樣,沒有一根醜枝。而劉仲尹的詩蒼秀大概可以與黃庭堅相似,但在不經意處的杈枒,則不及庭堅遠甚!這就好像兩人同樣寫景,有一個添加了朦朧明月來增加韻味,補寫了雨露而轉具濕潤的感受。對詞的意境可以稍作改變,但怎麼可以說兩個人的作品不分上下,同等看待呢?
歌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於是請求秦青原諒,仍舊繼續拜師學藝,並且自此之後,再也不敢有學成歸鄉的念頭。《列子》文中以「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形容秦青的歌聲,後來「響遏行雲」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歌聲響亮高妙。
令人深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發人深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遊龍門奉先寺〉詩是杜甫遊覽龍門奉先寺時所寫的。詩中寫到夜晚住在寺院中,幽暗的山谷響起陣陣風聲,月下林木閃爍著斑斑清影。龍門山勢高聳,有如天闕一般,滿天星辰近逼在眼前。寺院高居山巔,睡在雲霧中,寒氣透衣。正要睡醒時,忽然聽見寺院的晨鐘響起,頓時引發人深刻的省悟。後來「發人深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啟發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在清代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這句成語的應用,如《虞初新志》:「明末死於忠義者,較前代為獨盛,特存此一編,以當清夜聞鐘,發人深省。」這是清代張潮評論〈金忠潔公傳〉一文之語。〈金忠潔公傳〉記述了明人金鉉這位忠貞之士的事蹟,而張潮認...
山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以描繪山川、林木等自然景色為主體的國畫。[例]潑墨山水 △山水畫
白犀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穩住前身。牠們,皮膚是淺灰色的,比黑犀牛的體色略淺一些。(註2) 分布東北非及南非。東北部族群活動於林木較密集的草原,南部族群活動於較乾燥疏林草原。(南方白犀牛的生存必須倚靠保育工作,但因存有數個穩定族群,個體總數超過八千五百頭,已是目前數量最多的犀牛;反觀北方白犀牛,則總數恐怕不及30頭,因而列入嚴重瀕危動物之一。(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白犀牛英文關鍵字: Ceratotherium sinum 參考書目註1: 哺乳動物圖鑑,黃小萍譯,李玲玲審定,克拉頓柏克編輯顧問,貓頭鷹出版社,2003,頁88。註2: 動物百科...
全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世界,整個地球。[例]由於人類任意砍伐林木,全球熱帶雨林的面積正急速縮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