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4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卵雙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受精卵,經細胞分裂為兩個,再各自發育為獨立的個體,而他們細胞內所含的染色體則一樣。最大的外在特徵是性別相同,面貌相似。
藍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現存最原始的一群藻類,約二十億年前即已存在。特徵是含葉綠素、胡蘿蔔素、藻藍素及藻紅素,無葉綠體,缺細胞核,染色體裸露於細胞質中。生於海水、淡水或陸地的陰溼地方,行單細胞分裂繁殖。體內具多種色素,故顏色常較綠藻類為深,帶藍色,而以含量多寡呈現不同顏色。也稱為「藍綠藻」。
白化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皮膚、毛髮及眼睛等部位,因缺乏黑色素,而顏色變淡的一種病症。人或脊椎動物罹患此病的原因,主要是在染色體遺傳的代謝障礙中,缺乏酪胺酸酶或其他合成黑色素所需物質。
減數分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子和卵在形成的過程中,須經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此種分裂方式稱為「減數分裂」。
孢子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許多藻類及少數菌類世代交替中,具二倍體之世代,即有二套染色體而能經減數分裂產生孢子的植物體。也作「胞子體」。
核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真核生物染色體的數目和外形。經排列整合後的核型常可用於鑑別生物個體或物種。
配子世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產生配子的世代,染色體都僅為單套(n)。
胞子世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孢子世代」之別稱。參見「孢子世代」條。
細胞遺傳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討遺傳與染色體分裂及基因重組、轉移的關係,是由遺傳學與細胞學發展出來的一門科學。
絨毛取樣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診療法。醫生運用超音波,自孕婦胎盤組織的絨毛膜內取得活細胞,放在培養基內培養,以測得細胞的染色體,從而診斷出胎兒的性別及染色體異常的遺傳性疾病。此法須於孕婦懷孕八周以後始得進行,而受檢的孕婦須承擔百分之四的流產風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