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直言勿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說事實,毫不隱瞞避諱。《明史.卷一六四.弋謙傳》:「於國家利弊、政令未當者,直言勿諱。」也作「正言不諱」。
指日而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聲,這樣一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德尊望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德高望重」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書.卷六四.簡文三子列傳.會稽文孝王道子》元顯無良師友,正言弗聞,諂譽日至,或以為一時英傑,或謂為風流名士,由是自謂無敵天下,故驕侈日增。帝又以元顯有翼亮之功,加其所生母劉氏為會稽王夫人,金章紫綬。會洛陽覆沒,道子以山陵幽辱,上疏送章綬,請歸藩,不許。及太皇太后崩,詔道子乘輿入殿。元顯1>因諷2>禮官3>下議4>,稱己德隆望重,既錄5>百揆6>,內外群僚皆應盡敬。於是公卿皆拜。于時軍旅荐興,國用虛竭,自司徒已下,日廩七升,而元顯聚斂不已,富過帝室。 〔注解〕 (1) 元顯:即司馬元顯,生卒年不詳。晉司馬道子之子。 (2) 諷:暗示。 (3) ...
巽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子罕》:「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指恭敬委婉的言辭。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正言以迂闊而廢,巽言以軟美而入。」
忠言嘉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懇的言論,卓越的計謀。宋.蘇軾〈醉白堂記〉:「忠言嘉謨效於當時,而文采表於後世。」宋.陳亮〈謝何正言啟〉:「舉一世之端人正士,莫之或先;合二百年之忠言嘉謨,於斯並建。」也作「忠言奇謀」。
陸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事成都王潁,雲以正言忤旨而遇害。為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著有《陸士龍集》。
慚愧無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羞愧的無地自容。《西遊記》第三一回:「公主聞此正言,半晌家耳紅面赤,慚愧無地。」
指日可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聲,這樣一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迫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威勢強迫人服從。《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案不以罪,迫脅無辜,致令自殺者,一歲且多於斷獄。」《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時人迫脅,莫敢正言。」
引經據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01.宋.樓鑰《攻媿集.卷三六.將作少監黃艾右正言》:「爾其振厲風采,別白是非,引經據古,以佐朕之不逮。」02.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序》:「緬昔作者,如王仲任、應仲遠,引經據古,博辨宏通。」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