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46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溫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凶暴、凶猛、嚴厲、嚴峻、急躁、暴躁、激烈、粗暴
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猛烈、激烈、強烈
血流漂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無道,周武王起兵討伐,敗紂而取得天下。《書經.武成》篇記載了武王滅商後的重要政事,其中一段武王陳述商周交戰的情況:雙方的軍隊最後在牧野這個地方決戰。結果商朝前軍背叛紂王,反而拿著武器回頭攻打自己的同袍,以致節節敗退。當時戰況激烈,死傷慘重,所流的血多到能夠讓木杵浮起來。這一次戰役的結果,紂王自焚,商朝滅亡,周朝興起,天下回歸太平。「血流漂杵」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後來被用於形容戰場上殺戮的慘酷。
創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推陳出新。如:「市場競爭激烈,產品要能時時創新,才能吸引消費大眾。」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魯迅《而已集•略談香港》提到打藤;笞刑:「判笞十二藤」、「還在那裡被抽藤條」。魯迅《而已集•談「激烈」》(在〈略談香港〉這篇以後寫的))這篇作品裡批評了英屬香港1865年起就有的打藤刑罰:「今天正是正當的,明天就變犯罪,藤條打屁股。」英制的打藤都是藤條打屁股,只打男的。刑前經醫師檢查身體狀況,要等到身體能負荷才動刑。受刑人全身赤裸,固定在刑臺上被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獨立後仍保留打藤刑罰。英制監所中,打藤也作為自由刑受刑人的違規處罰方式。1974年起,香港懲教署用打籐處罰違規的犯人。 伊斯蘭體系部份伊斯蘭國家(如巴基斯...
明爭暗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裡暗中都在互相爭鬥。形容彼此競爭激烈。如:「在這個功利主義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許多人為了利益都明爭暗鬥、爾虞我詐。」
文藝復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次逐漸發展的時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和事件。但文藝復興使當時的人們思想發生了變化,導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戰爭。後來的啟蒙運動以文藝復興為自己的榜樣。19世紀的歷史學家認為後來的科學發展、地理大發現、民族國家的誕生都是源於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和近代的分水嶺,是資產階級革命的輿論前提。文藝復興是使歐洲擺脫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縛,向全世界擴張的一個前奏曲。
平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靜安穩,沒有受到任何的驚險阻折。唐.杜甫〈秋清〉詩:「十月江平穩,輕舟進所如。」唐.齊己〈送周秀遊峽〉詩:「明年期此約,平穩到荊門。」
猛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猛激烈。宋.蘇軾〈過木櫪觀〉詩:「斬蛟聞猛烈,提劍想崎嶇。」
強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猛烈、激烈、劇烈、熱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