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5.45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惱羞變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那趨炎附勢1>的世俗庸流2>。見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賢郎3>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的百般牢籠4>,這事他絕不吐口5>應許。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6>,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那姑娘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私」。
橫挑鼻子豎挑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百般挑剔。如:「天下事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做老闆的就別整天橫挑鼻子豎挑眼,弄得公司員工情緒都很低落。」
年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近年以來。唐.盧綸〈春日登樓有懷〉詩:「年來笑伴皆歸去,今日晴明獨上樓。」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詩:「跡去夢一覺,年來事百般。」
紙上譚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剩大將軍廉頗獨撐大局。廉頗治軍有方,深謀遠慮,他見秦軍強大,不能硬拚,於是下令堅守營壘,不理秦軍百般挑戰,使秦兵久戰無功。於是秦王便派出間諜,散布謠言說:「秦軍最怕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統領大軍。」結果趙孝成王竟中計想改派趙括替代廉頗,但趙括的母親卻上書表示反對,藺相如也表示同樣意見,說到:「趙括雖然熟讀兵書,卻不懂得靈活運用,非大將之才。」但趙王不聽建言,還是派了趙括領兵抗秦。趙括接掌兵權後,馬上改變廉頗的戰略,軍官也大批更換。秦將白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用計截斷趙軍的運糧後路,圍困趙軍。過了四十幾天,趙軍糧草吃盡,趙括率領精銳部隊企圖突圍,結果遭秦軍亂箭射死,趙國四十萬軍士也都被秦軍俘...
萬緒千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遇,指出受到王機、倉輯等人的誣蔑,被降罪貶謫,回到自己的屬地,安分地過日子。不料仍然受到王機等人的百般刁難,身邊大小事搞得焦頭爛額。雖然如此,對國家王朝仍忠心不二。日前皇帝駕臨,與我重拾舊歡,還有豐厚的賞賜,我無以為報,只有繼續堅守效忠的心志。所以寫下這篇〈自試令〉,並貼在門上,以告天下。其中「千端萬緒」是曹植用來描述自己的處境,受王機等吹毛求瑕,百般刁難。「端」與「緒」都是指絲的線頭,用絲線的錯綜複雜表示事情的繁多。後來「端」就改成「頭」,「千頭萬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事情雜亂,頭緒紛繁,難以處理。
挾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恃權勢,或利用弱點,加以要脅控制。《儒林外史》第五回:「過了些時,果然把五個為頭的回子問成奸民挾制官府,依律枷責,發來本縣發落。」《紅樓夢》第八○回:「薛姨媽聽見金桂句句挾制著兒子,百般惡賴的樣子,十分可恨。」也作「脅制」。
清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戲曲的演唱形式。不穿戲服、不化妝,只唱曲而省去賓白。通常由一人獨唱片段。《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清唱的,時供新調;修癢的,百般騰那。」《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況有一班女戲常遠包在家中,投充來清唱龍陽,不離門內。」
指桑說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機抱怨說這都是五娘養的貓惹的禍,五娘不但不認錯,反而在李瓶兒兒子死後,每日在「那邊指桑樹罵槐樹」,百般稱快。這裡用的就是「指桑罵槐」的成語。「指桑罵槐」,有時亦作「指桑說槐」,例如《紅樓夢》第一六回寫到了王熙鳳向賈璉訴說賈府裡管家奶奶的難纏。自己要做錯了一點小事,這些人就要拿來當笑話;要是自己稍有偏心,這些人就會「指桑罵槐」的抱怨。因為王熙鳳是主人家,所以這些下人要抱怨,也只好指著桑樹罵槐樹了。這句成語有更通俗的說法,例如「指豬罵狗」、「指著和尚罵禿子」等,都是一樣的意思。
信口開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元曲選》引)是誰將我來救活,原來是您三個。呀!間別來兄弟每安樂波,你刀尖兒抹的他皮膚破。到官司百般摧挫,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刺信口開合。■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據《元曲選》引)你怕不待死撞活,功折過,一謎裡信口開合。
羞惱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那趨炎附勢1>的世俗庸流2>。見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賢郎3>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的百般牢籠4>,這事他絕不吐口5>應許。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6>,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那姑娘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