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訊息處理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方式,來解釋個體在環境中,如何經由感官覺察、注意、辨識、轉換、記憶等內在心理活動,以吸收並運用知識的歷程,如下圖:由圖可以看出,訊息處理學習論主張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內在活動歷程。個體在覺察外界環境刺激並將之作為訊息來處理時,雖然未必都會經過全程,但要產生持久有效的學習,基本上必須經過感官收錄(sensory register)、注意(attention)、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or working memory)、複習(rehearsal)、長期記憶(long-term mem...
言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你以為我言過其實,我不能不將他們那旗人的歷史,對你講明。你好知道我不是言過其實。」
)。干擾理論(interference theory),是指競爭的訊息造成已被貯存的訊息遭到個體遺忘的歷程,在學習或記憶時,新舊內容之間產生交互抑制的現象,意即提取線索時無法有效地指出某特定記憶。訊息或刺激項目之間,呈現相互競爭狀態而造成遺忘。而造成訊息漏失現象係由於兩種干擾所致:一為前向干擾,其來自重複使用同類刺激材料類別的複合性嘗試作業;另一為來自分心作業的後向干擾。前向干擾,也稱順向干擾、正向干擾、順攝抑制,簡稱PI。發生在記憶被貯存之前,指之前已出現過的刺激材料成為回憶當前刺激材料的阻礙。舊的訊息干擾新的訊息的記...
的圖像意涵,可以導引出創作者壓抑與忽略的情緒和經驗。 藝術治療諮商歷程中會使用藝術媒材、影像、創造性的歷程。藝術治療重視個案對創作作品的反應,此反應反映出個案的發展、能力、人格、興趣、關注焦點、衝突事件。 音樂治療諮商歷程中會使用指定的音樂來影響個案的心理、生理、認知、或社交功能,來幫助個案達成正向的改變,音樂同時也可以幫助個案探索和洞察特定事件或回憶。 戲劇治療使用戲劇和劇場的歷程,進行創作與連結,以整合情緒與生理,幫助個人成長。個案可以藉由敘述...
粗枝大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子語類.卷七八.尚書一.綱領》〈書序〉1>恐不是孔安國2>做。漢文3>麤4>枝大葉,今〈書序〉細膩,只似六朝5>時文字。 〔注解〕 (1) 〈書序〉:《書經》的序文,疑為孔安國所作。 (2) 孔安國:西元前156?∼前74?,孔子十二世孫,西漢大儒。治古文尚書,以今文讀之,又作古文孝經傳、論語訓解。 (3) 漢文:漢代的文章。 (4) 麤:音ㄘㄨ,同「粗」,不精緻、不細膩。 (5) 六朝:三國至隋統一前後三百餘年的歷史時期,稱為六朝。
黃袍加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軍隊駐紮在陳橋鎮時,部下們拿出一件黃袍,為趙匡胤穿上,並且擁戴他為帝王,成為宋代皇帝,開始了宋朝的歷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黃袍加身」,用來指被擁戴為皇帝。在另外一篇《宋史.卷二四六.宗室列傳.鎮王竑》中,鎮王竑也同樣被湖州人潘壬等人帶至州治,被「黃袍加身」,用的就是擁立為王的意思。《水滸後傳》第一回:「黃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紛爭從此止。」則是說明了自從趙匡胤被擁立為皇帝後,一直紛紛擾擾的五代就從此結束了,終止了一段長期分崩離析的時代。
形式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形式運思期1.1 發展階段1.2 假設演繹推理1.3 命題推理1.4 組合推理1.5 參考書目 形式運思期 發展階段此時期的孩童約為11歲以上的青少年,通常在此時的孩童已具備有一般成人的腦力,他所不足的部分,僅僅只是在生活上的歷練經驗,以及在社會中的相處,此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種能力發展為,假設演繹推理,組合推理以及命題推理,這三者是到達此時期的孩童,與之前所差別最大之處。 假設演繹推理此項能力說明了此時期的腦部發展,足以讓他們進行一連串的假設推理,來求得正確的答案,例如當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會先給與其一連串的假...
兩河流域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期氾濫。(註一) 兩河文明的民族國家兩河文明又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西亞最早的古文明。其三千年的歷史上,有四個民族國家值得矚目。依照年代排序,依序是:蘇美城邦國家(西元前三四○○年~)、阿卡德王國(西元前二三五○年~)、巴比倫王國(西元前一八九四年~)、亞述帝國(西元前一二四四年~)。新巴比倫王國(西元前六二五年~)雖然繼承了巴比倫王國,但指統治了短暫時間就宣告結束。(註二)蘇美人在兩河流域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城邦國家、發明了文字,為兩河文明的奠基者;閃語系的游牧民族阿卡德人則與蘇美文明同時發展,最後征服了蘇美,其創立...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是儒家的經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說《春秋》是“斷爛朝報”《宋史・王安石傳》:“(安石)黜《春秋》之書,不使列於學官,至戲目為‘斷爛朝報’。”。目錄1 成書2 體裁3 評價4 參考文獻5 資料來源 成書 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又稱...
多元智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智力的影響、在生面週期中智力特殊的發整型態、來自特殊孩童(高成就及低成就)的證據,以及八種智能發展的歷史。 結論由於智力被視為是多種能力的組成,Gardner相信每一個智能都是分立的智能,而非只是另一個獨立的能力,智能與能力的差別在於不同的智能具有不同的符號系統,比如語文智能能使用文字、邏輯數學智能能使用數字及邏輯符號、音樂智能能使用音符。另外,Gardner將每一種智能視為模組,即為每一種智能都來自大腦中的某一特殊部位。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多元智力理論英文關鍵字: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