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脫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離困境。如:「國父倫敦蒙難,經人相救,最後終能脫困。」
力均勢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勢均力敵」。見「勢均力敵」條。01.《太平御覽.卷四三二.人事部.智》引《尹文子》逸文:「兩智不能相救,兩貴不能相臨,兩辯不能相屈,力均勢敵故也。」02.《周書.卷四五.儒林列傳.樂遜》:「唯德可以庇民,非恃彊也。夫力均勢敵,則進德者勝。」 
一舉兩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算是舊識。因為我沒有治國的才能,所以你後來就離開秦國,到楚國去了。現在齊、楚即將互相攻伐,我如果出兵相救,也許有利、有弊。你現在不能只為楚王計謀,應該也要有其他的方法來為我策畫一下。」陳軫就舉了管與的例子回答秦王:以前有兩隻老虎為了爭食一個人而相鬥,管莊子看到了,就要將牠們殺死,這時管與卻阻止說:「兩隻老虎互相爭鬥,結果必定是大的受傷,而弱小的死亡。既然如此,你等老虎受了傷再殺牠們,就可以只做一個動作,而同時得到兩隻老虎;省了一次的力氣,但實際上卻等於是刺殺了兩隻老虎。」陳軫的用意在告訴秦王,齊、楚兩國如果開戰,秦國派兵前往,不但有救齊國的好處,也讓楚國免於被攻伐的危險。他的計謀不僅讓秦國得到...
捨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自己的性命。[例]一發現有人溺水,他便不顧一切的捨命相救
相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謙讓、退讓。《左傳.隱公九年》:「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睡未安穩,只聽得床前有人行走腳步響,心疑有賊。又細聽著,恰像欲前不前,相讓一般。」
一舉兩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算是舊識。因為我沒有治國的才能,所以你後來就離開秦國,到楚國去了。現在齊、楚即將互相攻伐,我如果出兵相救,也許有利、有弊。你現在不能只為楚王計謀,應該也要有其他的方法來為我策畫一下。」陳軫就舉了管與的例子回答秦王:以前有兩隻老虎為了爭食一個人而相鬥,管莊子看到了,就要將牠們殺死,這時管與卻阻止說:「兩隻老虎互相爭鬥,結果必定是大的受傷,而弱小的死亡。既然如此,你等老虎受了傷再殺牠們,就可以只做一個動作,而同時得到兩隻老虎;省了一次的力氣,但實際上卻等於是刺殺了兩隻老虎。」陳軫的用意在告訴秦王,齊、楚兩國如果開戰,秦國派兵前往,不但有救齊國的好處,也讓楚國免於被攻伐的危險。他的計謀不僅讓秦國得到...
五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代五百家稱為「五族」。《周禮.地官司徒.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受;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諸侯聚合財貨以相救濟之禮。《周禮.秋官.大行人》:「賀慶以贊諸侯之喜,致禬以補諸侯之災。」
力敵勢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指雙方力量情勢相當,不分上下。「勢均力敵」一語,有時亦作「力均勢敵」,如《尹文子》逸文:「兩智不能相救,兩貴不能相臨,兩辯不能相屈,力均勢敵故也。」便是描述雙方力量相當,所以在智、貴、辯三方面都無法分出高下。
擁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群聚兵士、軍隊。《漢書.卷三二.張耳陳餘傳》:「始吾與公刎頸交,今王與耳旦暮死,而公擁兵數萬,不肯相救,胡不赴秦俱死?」《後漢書.卷二一.李忠傳》:「南方海濱江淮,多擁兵據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