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9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客。 有所思  借問堤上柳,青青為誰春。空遊昨日地,不見昨日人。  繚繞萬家井,往來車馬塵。莫道無相識,要非心所親。 暮相思  朝出自不還,暮歸花盡發。豈無終日會,惜此花間月。  空館忽相思,微鍾坐來歇。 夏夜憶盧嵩  靄靄高館暮,開軒滌煩襟。不知湘雨來,瀟灑在幽林。  炎月得涼夜,芳樽誰與斟。故人南北居,累月間徽音。  人生無閑日,歡會當在今。反側候天旦,層城苦沉沉。 春思  野花如雪繞江城,坐見年芳憶帝京。  閶闔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鷺聽流鶯。 春中憶元二  雨歇萬井春,柔條已含綠。徘徊洛陽陌,惆悵杜陵曲。  遊絲正...
後起之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忱字元達。弱冠知名,與王恭、王珣俱流譽一時。歷位驃騎長史。嘗造其舅范甯,與張玄相遇,甯使與玄語。玄正坐斂衽,待其有發,忱竟不與言,玄失望便去。甯讓忱曰:「張玄,吳中之秀,何不與語?」忱笑曰:「張祖希欲相識,自可見詣。」甯1>謂曰:「卿風流雋望2>,真後來之秀。」忱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既而甯使報玄,玄束帶造之,始為賓主。 〔注解〕 (1) 甯:范甯(西元339∼401),字武子,南陽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推崇儒學,反對何晏、王弼等的玄學。所撰《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傳》注解,收入《十三經注疏》中。 (2)...
素昧生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來不相識。《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時筱仁因彼此素昧生平,也樂得裝作不知,求免拖累。」《文明小史》第五八回:「這人素昧生平,今天來拜,必有所事。」也作「素昧平生」。
一面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故事內容4 相似、相反詞4.1 同義詞4.2 反義詞5 例句 出處漢崔寔本論:「且觀世人之相論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決。」語譯:況且觀察世人在評論他人時,只不過是憑著見一次面的感受,就斷定了對方的善惡優劣。 解釋形容雖有相識,但無深交。 故事內容無。 相似、相反詞 同義詞一面之雅、一面之緣、一日之雅 反義詞刎頸之交、八拜之交、莫逆之交 例句你們僅有一面之交,不要輕易相信他所說的話。
對答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李府的世交,煩請通報一聲!」守門人稟告李膺後,李膺答應接見孔融。李膺見了孔融,問他說:「我和你並不相識,你怎麼說我們是世交呢?」孔融說:「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道德仁義修養同等高深,我們當然是世交啊!」李膺對孔融敏捷的反應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就跟他一起談論百家經史。李膺看孔融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再也不輕視他是個小孩子了。後來「應對如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才思敏捷,對答流利。出現「應對如流」的書證如《晉書.卷三六.張華列傳》:「華強記默識,四海之內,若指諸掌。武帝嘗問漢宮室制度及建章千門萬戶,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畫地成圖,左右屬目。」
淪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流落、流離。[例]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氣味相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方志趣、性情相投合。《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九回:「我同他一相識之後,便氣味相投,彼此換了帖,無話不談的。」也作「臭味相投」。
承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承應、接待。《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章德竇皇后紀》:「后性敏給,傾心承接,稱譽日聞。」《宋書.卷五八.列傳.謝弘微》:「親戚中表,素不相識,率意承接,皆合禮衷。」
陌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上不相識的人。如:「視同陌路」。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地站在一起。由於到站,湧入更多人潮,在推擠中,男生不小心踩到了女生的腳……1. 假設這一男一女互不相識2. 假設這一男一女是同班同學3. 假設這一男一女是男女朋友請你選擇這三種假設情況中的一種(須在文章一開始就註明是第1或2或3種情況),接下去寫一篇記敘文,字數在400-500字之間。文章要注重人物的表情、對話和動作的刻畫,不須抄題。(十二) 改變文體式以往常常用「翻譯」來訓練學生,所謂翻譯就是把古文或古典詩、詞、曲,翻成白話詩、文,藉此可測出學生對原文理解或感受的程度,也可以檢驗出學生運用白話文的能力。不只如此,同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