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36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交響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弦樂器合奏的樂曲。通常由四個樂章組成。 △交響曲
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桃鉗組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原為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 Pyotr Il'yich)寫作的芭蕾舞劇音樂,從中抽取八個樂章作為管弦樂組曲。該作品係以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童話《胡桃鉗與老鼠國王》為基礎而改編,敘述小女孩瑪莉夢見胡桃鉗變成一位王子,帶領她到果醬山遊玩的故事。也譯作「胡桃鉗」、「核桃鉗」。
大歌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歌劇體裁。十九世紀上半葉流行於法國的一種嚴肅歌劇。為法語Grand opéra的意譯。通常是四或五幕的大型歌劇,題材多為反映歷史故事,追求奢華的舞臺效果,在劇中穿插華麗的芭蕾舞場面。如梅耶貝爾(G.Meyerbeer)的《清教徒》、《非洲女郎》。
李斯特(Franz Lisz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格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Wilhelm Richard,西元1813~1883)德國作曲家。曾在萊比錫大學習音樂,才華淵博,尤其擅長歌劇,其劇本取材於德國古代的神話傳奇,富獨創性,且氣魄宏偉,被譽為歌劇之王。著有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尼布龍的指環》、《婚禮》、《妖魔》、管弦樂《皇帝進行曲》等。(2)(Wagner Von Jau-regg Julius,西元1857~1940)奧地利精神病理學家。首創休克治療法,並對梅毒做性麻痺的瘧疾病原體接種的發熱療法。西元一九二七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大協奏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洛克時期的一種樂曲形式,由小型編制的獨奏群,和樂器數量較多的協奏群,兩部分輪流演奏,形成對比、呼應。為英語concerto grosso的意譯。著名的作曲家為柯雷里(A.Corelli)。
細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鑼鼓等音響大的樂器,而使用管弦之類的樂器演奏,所產生的樂音。元.王實甫《麗春堂》第四折:「夫人,你執壺,我與眾官每把一盃酒。左右,動起細樂。」《西遊記》第三九回:「只見那本寺五百僧人,齊齊整整,吹打著細樂,都送出山門之外。」
交響樂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大型管弦樂團的通稱,有的樂團則稱為愛樂樂團(philharmonic orchestra)。基本上由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擊樂器等組成的大規模的器樂演奏團體,人數約70-100人左右。
低音提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弓弦樂器。為提琴家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的最低音樂器。高約一百八十五公分,寬約六十公分,四弦,是提琴屬中最大的樂器。音域比大提琴低八度,為音色最低的弦樂器。音色低沉穩重,多用於管弦樂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