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樂器名。笛、簫之屬。[例]絲竹管弦
蘭亭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褉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趨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
歌仔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戲曲。流行於閩、臺地區。明末閩南的錦歌、採茶曲、車鼓弄等民間藝術傳入臺灣後,吸收本地的民歌、說唱,並受京戲、四平戲的影響,逐漸發展成為獨立戲種。初期常在空地演出,稱為「落地掃」。主要曲調為七字調、大調、哭調、雜念調等。伴奏樂器以殼仔弦、大廣弦、月琴、臺灣笛為主,伴以鑼鼓等打擊樂器。今日在大陸閩南龍溪、薌江一帶,流行的歌仔戲,是由臺灣傳過去的。
大提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提琴大提琴是一種弓弦樂器。每條弦之間的音程為純五度。作為提琴家族(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的樂器之一,大提琴除可擔當獨奏外,在室內樂、弦樂團及管弦樂團中多數負責低音弦樂的部分。大提琴最初是兩腳夾住、演奏者坐著演奏,後來改良增加金屬製的腳棒支撐琴體。演奏者持弓,水平劃過琴上的弦,或作撥奏、敲奏等其他奏法。大提琴有五度調音的四根弦:C弦(最低音弦,第四弦;位於樂譜上低音譜表下二線),G弦(第三弦),D弦(第二弦),以及A弦(第一弦;低於中央C);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大提琴音樂通常使用低音譜號記譜;較高音域時...
交響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弦樂器合奏的樂曲。其基礎為奧國音樂家海頓所奠立,莫札特、貝多芬逐漸建立完成。通常由四個樂章組成。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協奏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一件或數件獨奏樂器和樂團協同演奏,通常為三個樂章。為英語concerto的意譯。由獨奏樂器與管弦樂團以平等地位聯合演奏,既有競爭,亦有協奏的意思。如:「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
歌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十六世紀末始於義大利,結合文學、戲劇、音樂、舞臺藝術等,而以音樂為主,通常由管弦樂團伴奏,後漸流行於歐洲各地。
繁弦急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繁密而急促的管弦之音。唐.錢起〈瑪瑙杯歌〉:「繁弦急管催獻酬,倏若飛空生羽翼。」也作「急管繁絃」、「急竹繁絲」。
奏鳴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包含三個或四個獨立樂章的器樂大曲,由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管弦樂等分別或聯合演奏。如鋼琴奏鳴曲、長笛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等。
冶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麗異常。唐.鄭還古〈贈柳氏妓〉詩:「冶豔出神仙,歌聲勝管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