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豎起來的大石塊或木柱。古代用來觀測日影、拴牲口、引棺入穴等。上或有穿孔。《說文解字.石部》:「碑,豎石也。」清.段玉裁.注:「《聘禮》鄭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世間男女接觸佛教,看到許多的經籍,便埋首研究。如此一來,非但不能得到正道,反而被文字的枷鎖所綑,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惑。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在傳統戲劇、舞蹈中供表演者在腳上使用的木製道具。如:「蹺工」、「踩高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開。如:「鬆」、「鬆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繩子拴。《紅樓夢》第七一回:「等過了這幾日,綑了送到那府裡憑大嫂子開發。」
束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纏繞綑。《國語.齊語》:「於是莊公使束縛以予齊使,齊使受之而退。」《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只見女牆邊虛搠旌旗,無人守護,又見軍士腰下各束縛包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繩子拴。如:「捆柴」、「捆行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歹徒稱架來的人質為「票」。如:「肉票」、「撕票」。
首鼠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汙辱,礙於武安侯位高權重,不好發作,就藉故大罵席上的其他客人。灌夫的舉動得罪了武安侯,便叫人把他起來,並且捉拿他的族人,打算全部判處死刑。魏其侯竇嬰是竇太后的姪子,一向和灌夫交好,他知道了這個消息後,便設法搭救灌夫和他的族人。兩人在武帝面前互相辯論,武安侯毀謗灌夫招聚天下豪傑,分明是存有謀反之心,應該處死;魏其侯則說,灌夫為國家立下許多戰功,是國家的忠臣壯士,不該為了酒醉鬧事這種小錯就處死。對於這次爭論,武帝問過在場大臣們的看法,御史大夫韓安國不得罪雙方,認為他們都說出一定的事實,但其中的是非曲直依然得要由聖上自為裁斷。臣子們有以魏其侯的說法為是者,但不置可否的人更多。最後在無法議定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如:「她被孩子拴住了,走不開。」《紅樓夢》第四七回:「湘蓮見前面人跡已稀,且有一帶葦塘。便下馬將馬拴在樹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