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呼自己。《儒林外史》第一回:「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稱老臣。」
初層次同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uver和Harvey指出有兩種狀況會阻礙諮商師正確而具知覺性的傾聽:一個是個人的需求,當個體感覺自尊受到威脅時,通常無法正確的傾聽;另一個是不良的習慣,例如:問太多問題、太過評價性、急著想要凌駕個案,告訴他/她該怎麼做、向個案認同,讓個案沒機會表達等。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初層次同理心英文關鍵字:primary empathy 參考資料王文秀、田秀蘭等人著。兒童輔導原理。1997年初版。頁183。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自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驕傲,不謙遜。《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你們平日原該聯絡,這都是你令兄太自傲處。及到弄出事來,卻又沒有個靠傍。」
精神分裂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狀態邁入新的人生歷程或環境時失去自己所倚靠的人或物時家庭的溝通惡時患者本身容易挫折部分:戀愛問題﹑自尊心的問題、或者是金錢的問題病情會起起伏伏﹐緊張或壓力(stress)往往是造成病情復發的因素。 可能的社會生活障礙生活上的障礙與人相處的障礙工作上的障礙統籌能力上的障礙飲食起居不正常金錢的過度使用不注意儀容服藥管理困難不擅利用社會資源不善與人來往社會常識不足欠缺對他人的體諒與他人協調困難對自己的判斷和評價不確實作業上效率低集中力﹑持續力低缺乏融通性容易疲勞學習技藝遲緩遵守(工作)程序很差無法臨機應變無法掌握全局常常拘泥...
懷特(Weiner)的歸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納是對結果之複雜的資訊來源;透過對先前結果導因的知覺,未來的行為有部分已被決定。(2) 動機-預期、自尊、從事成就性活動之傾向,接受到歸因結果的影響。(3) 歸因歷程-先界定結果為成功或失敗,在確認出導因結果的性質、特定的歸因,以及歸因的向度,皆對後續情緒與期望有所影響。(4) 動機的要素-主要歸因:能力、努力、作業難度、心情或健康、運氣、他人;向度;制握控制、穩定性、可控制性。(5) 複雜技能之教學設計-為減除習得的無助感,發展方案,將失敗歸因由缺乏能力扭轉為缺乏努力。(6) 教學設計之主要課題-教師對成敗歸因所造成的...
妄尊自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妄自尊大」。見「妄自尊大」條。01.《西湖二集》卷二四:「汝在世上,並無陰德及於一民一物,妄尊自大,刻剝姦險,一味瞞心昧己。」
邊幅不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敗,反修飾邊幅5>,如偶人形6>。此子何足久稽7>天下士乎?」因辭歸,謂囂曰:「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注解〕 (1) 援:馬援(西元前14∼西元49),字文淵,東漢茂陵人。初依隗囂,後歸光武,拜伏波將軍,平交趾。世稱「馬伏波」。 (2) 雄雌未定:勝負未定。 (3) 公孫: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時起兵,自立為蜀王,都成都。性苛細,察於小事,敢誅殺而不見大體。終被刺傷而身亡,公孫氏盡滅。 (4) 吐哺:吐出口中咀嚼的食物。周公一飯三吐哺,起以接待賢士。後以指殷勤的求取賢士。哺,音ㄅㄨˇ,在口中咀嚼的食物。 (5) 修飾邊幅:比喻講...
特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聞較弱的心智理論:學習上的困難需發展其自身的幻想空間,使他們從不易融合的社會情境抽身而出。可能導致低自尊、較弱的自我獨立能力 聽覺障礙「聽不到就不會說話」是一個老舊、錯誤的觀念,大部分的聽覺障礙兒是有殘存聽力的,他們可藉由助聽器或是人工電子耳的協助,利用殘餘聽力來學習說話。因此聽障兒在學習上有他們特殊的需求,如聽覺、說話訓練等;另外因為聽覺和語言的關係密切,所以聽障者的語言發展通常會較一般人來得慢。聽障兒常用的溝通方式可包括口語、手語及綜合溝通法。要學好口語需要有以下幾個條件:早期發現、配戴合適的助聽器、接受密集且有系統...
自由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是否有意義,不在教材本身,而在於學生對教材的知覺(看法)。如所教材能滿足他的好奇心,或是能提高他的自尊感,他自然樂於學習。3.在較少威脅的教育情境下才會有效學習:學生在校求學,在心理上永遠是無法完全免於威脅的。不過,此處所指的威脅,是指個人在求學過程中因種種因素所承受到的精神壓力。有的學生因成績不如人而感到威脅,有的學生因容貌不如人而感到威脅,有的學生因缺少社會能力而感到威脅,也有的學生因家庭出身而感到威脅。4.主動自發全心投入的學習才會產生良好效果:安排學生學習,不能使用逼迫的方式。逼迫式教學,不但使學生感到威脅,而...
Janis-Mann衝突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理論原則2 心理壓力的類型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理論原則  人們在做重大決定時會用不同的方法以因應其心理壓力,壓力的主要來源包括擔心一旦作了某種抉擇會承受到某種事先就已知道的損失,擔憂某一重要決定在危急關頭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後果,顧慮作出重大錯誤的決定會使自己在大眾前獻醜而損及自尊。重要的決定常會涉及價值衝突,作決定者因而必須面對一個無解的困境,他們作了任何決定都必須犧牲掉某些理想或其他有價值的目標,這會使作決定者感到焦慮、羞愧、不安,而增加了心理壓力。  無疑地,錯誤的決定是由多種因素造成,包括了分析不當、無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