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莊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曾為蒙漆園吏,故也稱為「蒙吏」、「蒙莊」、「蒙叟」。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施同時。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追號為南華真人,稱其書為南華經。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
杜荀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杜荀鶴(八四六~九0七),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埭)人。由於出身貧寒,因此自謂為「天地最窮人」。早年雖有詩名,但是因為無人援引而屢試不中,於是常常慨嘆:「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族在朝中」。直到大順二年(八九一)才中進士,然而此時杜荀鶴已四十六歲。後為宣州田頵的幕客,唐亡之後,得朱溫賞識,任命為翰林學士,但才任職五日就過世。 文學觀點杜荀鶴很有政治抱負,他說:「共有人間事,須懷濟物情」(《與友對酒飲》),「男兒出門志,不獨為身謀」(《秋宿山館》)。其文學主張和...
寶蓮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華山三聖母與書生劉彥昌相愛締婚,但其兄二郎怒妹思凡,將其囚禁於華山之下。後生子沈香,而由其女婢連同寶蓮燈送交劉彥昌撫養。沈香長大後,遇仙人點化,脫去凡胎,賜以神斧,力劈華山,救出母親。也稱為「劈山救母」、「神仙世界」。
六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鳥的兩翼。《戰國策.楚策四》:「奮其六翮而凌清風,飃搖乎高翔。」宋.蘇軾〈與胡祠部游法華山〉詩:「君猶鸞鶴偶飄墮,六翮如雲豈長鎩。」
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餵馬。《國語.吳語》:「吳王昏乃戒,令秣馬食士。」《文選.嵇康.贈秀才入軍詩五首之四》:「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松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參見「赤松子」條。《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三二:「願登太華山,上與松子遊。」
啣環結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此環矣。」 〔注解〕 (1) 寶:楊寶,楊震之父,漢弘農華陰人,生卒年不詳。 (2) 華陰山:華山的又名。 (3) 搏:音ㄅㄛˊ,撲打。 (4) 巾箱:古代放置頭巾的小箱子。 (5) 西王母: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 (6) 三事:即三公。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階梯、石階。通「蹬」。《說文解字.阜部》:「隥,仰也。」清.段玉裁.注:「仰者舉也。登陟之道曰隥。」《新唐書.卷八三.諸帝公主傳.中宗八女傳》:「司農卿趙履溫為繕治,累石肖華山,隥彴橫邪,回淵九折,以石瀵水。」
春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天的山。唐.李華〈春行寄興〉詩:「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金.元好問〈游黃華山〉詩:「歸來心魄為動蕩,曉夢月落春山空。」
腹劍舌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困難,為了籌措財源,玄宗和李適之都忙得焦頭爛額。有一天,李林甫對李適之說:「我剛剛得知一個消息,在華山發現了金礦,如果加以開採,就可以解決國家的財務困境。這個消息皇上還不知道,請李丞相趕緊上書向皇上建議開採,皇上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的。」李適之不疑有他,立刻上書玄宗,奏請開採華山的金礦。玄宗看了李適之的奏章,本來想要立刻批准,沒想到向李適之提出這個建議的李林甫卻勸阻玄宗,他說:「皇上,華山有金礦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可是我卻遲遲沒有上奏,實在是因為華山的風水是王氣所在,如果隨便加以開採,要是破壞了王氣,那對皇上及國家都相當不利啊!」玄宗聽信了李林甫的話,認為李適之治國欠周詳,不久便罷免其相位。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