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蓬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稈幼時灰白,節間頂端密生褐色伏毛。籜外面無毛,無緣毛;籜耳小,有時不明顯;籜舌扁;籜葉長三角形。葉基圓,一邊密生緣毛,另一邊疏生或無緣毛,下表面被毛,平行細脈間無橫脈;葉耳卵形,被叢生褐毛;葉舌圓或平;葉鞘外面疏被毛。

蓬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纏繞(右旋)木質蔓藤。嫩莖細長,被柔毛。單葉,互生;心形或濶卵形;長4~7cm,寬3~6cm;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先端銳尖;全緣或疏鋸齒緣;基生5出脈。花單性,雌雄異株,聚繖狀圓錐花序,腋生,下垂;小花但黃白色。核果扁圓形,成熟時紅色。
蓬萊螢斑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蓬萊螢斑蛾 / 白帶烏斑蛾(Milleria formosana contradicta)是斑蛾科(Zygaenidae)螢斑蛾亞科(Chalcosiinae)的成員。本種雌雄異型:雄蟲前翅黑色底,僅有一條由前緣距頂角1/3處延伸至臀角的間斷白帶,後翅全黑;雌蟲前翅為黑色底,基部、中央與外側各有一條寬間斷白帶,後翅白色底,外緣有兩條黑帶,並散有具藍色金屬光澤之區域。

蓬萊鍬型擬步行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種類,體長約7.5-8.0 mm;黑褐色;頭盾不具任何突起,前胸背板前緣近中間具一對向前突起的角,且向內側彎曲,角的端部圓弧狀,端部表面具極密集短毛,角的外側具稀疏的小突起,前胸背板表面強烈隆起,具稀疏而明顯的點刻及不規則排列的小突起,側緣拱型且具10-12個小齒;翅鞘強烈隆起,表面具縱向呈列的瘤起及點刻,側緣呈微弱的鋸齒狀。
蓬萊筒型矮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0.8公分,體色為深褐色,前胸背板上有2道淡黃色的縱紋,翅鞘基部膨大且表面具有數個小型隆起,翅鞘後段及末端具有淡黃色的斑紋,觸角及各足皆為深褐色,雄蟲的觸角長度有超過翅鞘末端。
蓬萊植羽節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形為蠕蟲狀,體長約184微米,胴體背面具有亞剛毛,雌性蓋表面光滑,羽爪單型、六裂。
蓬萊盾胸金花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蓬萊辛裳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雄蟲 24-31mm,前翅12-14mm;觸角絲狀,雄蟲者各節具有一長櫛齒;體軀與前翅暗土黃色,前翅橫帶紋明顯,後中線明顯鋸齒狀、暗褐色而外緣帶淡黃色暈,端室斑黑色,中央具有淡黃白色V型斑;亞外緣線呈不連續之白色斑,內緣帶寬黑色暈;後翅淡灰褐色,後中線於近內緣1/3段曲折,其內緣具有一黑斑。外觀上近似斷紋辛裳蛾(Sinarella interrupta),然本種體型較大,色調較暗,而該種雄蟲觸角具有瘤突。
蓬萊美苔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雄蟲前翅長 15-16mm ,雌蟲者約 19-22mm;雄蟲觸角纖毛狀,雌蟲者絲狀;雄蟲體軀與前翅淡黃白色;前翅偏狹長,前中線、中線與後中線寬、灰黑色,三線各於中央段向外緣折曲,各脈與橫線帶紋區間多帶玫瑰紅色,後中線與亞外緣線間各脈覆灰黑色暈並向外闊展,幾乎覆蓋掉翅脈間玫瑰色快;後翅淡黃白色;雌蟲體軀與前翅橘紅色,其上色塊與雄蟲近似,灰黑色鱗片暈不如雄蟲者外闊,後翅淡黃澄色。外觀近似灰黑美苔蛾(Barsine fuscozonata),然本種前翅較為寬短,帶紋與脈上灰黑暈更外闊,後翅較寬大且無玫瑰色暈;分布範圍上蓬萊美苔蛾主要發生於2100-2400公尺之間;灰黑美苔蛾主要發生於800-1...
蓬萊小黃紋挵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laenorrhinus pulomaya formosanus Fruhstorfer, 1909 蓬萊小黃紋弄蝶 蓬萊小黃紋弄蝶 Celaenorrhinus pulomaya formosanus Fruhstorfer, 1909 又稱為尖翅星弄蝶、台灣小黃紋弄蝶等。中型弄蝶,雌雄蟲外型相近。本種與其他小黃紋弄蝶屬種類的差異在於:前翅翅形較尖,前翅中央白斑最下方的斑點是黃色或消失不見。 本種為台灣特有亞種,為一年一世代物種,分佈在台灣中北部的中海拔山區,除台灣外,喜馬拉亞地區及中國雲南尚有原名亞種分布。寄主植物為爵床科(Acanthaceae)馬藍屬(Strobilanthes s...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