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蓬萊艷擬步行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個體,體長約5.0 mm;黃褐色至紅褐色,觸角末八節顏色較深,翅鞘知中央縫線及側緣黑色,中央縫線的黑色條紋在基部強烈向內擴展,在中央偏後及端部三分之一輕微擴大,側緣則在基部及端部適度擴展,中間及端部三分之一各具一對橫向不規則黑色條紋;觸角中型長度,4-10節扁平且三角形;前胸背板側緣拱型,表面光滑,具稀疏且微細的點刻;翅鞘長為寬的1.5倍。
蓬萊合位節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形為紡垂狀,體長約169微米,背盾板葉微小,背剛毛瘤位於背盾板後緣前,背剛毛向上伸出,雌性蓋表面具有顆粒,羽爪單型、四裂。

蓬萊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蟲製片後體長1.4-1.6 mm。體褐色,腹部第2-8背板前緣脊深褐色。部分個體中、後胸有紅色素。觸角第1、2及4-7節褐,第3節淡黃色或淡褐色。前翅淡褐,基部稍淡。足黃,前腿節中央稍褐,中腿節之邊緣以及後腿節之大部分爲淡褐。 頭長寬約相等,頰之長度約與複眼等長。單眼間毛位在三單眼外緣連線之上,眼後毛6對,眼後有橫紋。觸角7節,第3、4節具叉狀感覺錐。 前胸背板密布橫紋,前緣小毛6對,後緣角各有長毛2支,後緣毛3對,最內的1對較長,背板小毛約30支。後胸背板密布紋路,中對毛在前緣縫後方,感覺孔1對。前翅前緣毛約25-28支,上脈基部毛7支,端毛3支,下脈毛14支。 腹部第8背板後緣梳毛完整;...
蓬萊白條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1.3公分,體型略瘦,體色為黑色,體表具有光澤,體表斑紋由灰白色或白色所構成,前胸背板具有明顯點刻,頭部複眼內、外緣各具有淡色短毛所形成的縱紋,前胸中央及外緣也具有淡色短毛所形成的縱紋,各翅鞘表面則有3道淡色短毛所形成的細縱紋,其中第2道細紋最短且細紋下方有1斑點,觸角長度有超過翅鞘末端。
蓬萊四星天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0.8~0.9公分,屬於小型的種類,體色為黑色,頭部複眼後緣具有黃色毛斑,前胸中央及外緣具有黃色短毛所形成的縱紋,且前胸的端部具有黃色短毛所形成的橫紋,翅鞘表面有著明顯的點刻,翅鞘中央具有由基部延伸至略超過1/2處的黃色縱帶,而翅鞘後段有2個黃色的斜橫向斑紋,觸角長度有超過翅鞘末端。
蓬萊直守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及前胸背板藍黑色且具金屬光澤,翅鞘呈深藍色金屬光澤,胸部腹板、觸角及腳黑褐色,腹部黃褐色。有些個體體色較淡,呈黃褐色,只有觸角、脛節端部及跗節顏色較深。體長:4.0~5.4 mm。 
蓬萊短角窗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蟲體長10.3~14.5公釐;觸角絲狀、黑色;前胸背板為乳白色,呈半圓形,略為半透明,前緣有2 枚弧型的透明斑塊,中後方有紅色斑塊;前翅為黑色;腹部末端有2節不規則長橢圓形發光器。雌蟲體長18.3~20.6公釐,體橙黃色,前胸背板有紅色斑塊,前翅黑色,且退化為翅芽狀,腹部末端有2枚發光器。
蓬萊長泥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臺灣水棲的泥蟲只有兩個種,分別屬於Stenomystax和Elmomorphus兩個屬,皆棲息在水質乾淨的溪流中。陸棲的有4種,全數歸於Pachyparnus屬。本種體長5.5–7.5mm,前胸背板上沒有明顯的點刻或是溝槽,前胸腹板的突起略呈奶嘴狀,其他種類者則多半接近三角形,可藉此兩個特徵組合辨識本種。

蓬萊曼盲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方形,有光澤,體長是寬之3.5倍。頭黃褐色。頭頂無毛,後緣珊瑚紅色。額微突。觸角第一節珊瑚紅色,其餘黃褐色。頸背方黃褐色,兩側黑色。領黃褐色,前緣有珊瑚紅色環。前胸背板背方黃褐色,兩側黑色。小盾片淡黃色或黃褐色。楔片淡黃色,後緣珊瑚紅色。足黃褐色,後足腿節基部有珊瑚紅色斑。

蓬萊薄翅斑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後翅皆呈現半透明狀,前翅基部具一塊黃色斑紋,翅端至中室為黑底中帶有三塊白斑,後翅全為白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