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0.84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諫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子諫君上的奏書。《漢書.卷八八.儒林傳.王式傳》:「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書。」
一舉兩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亦思乎?』左右曰:『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今軫將為王吳吟。王不聞夫管與之說乎?有兩虎2>人而鬥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3>;人者,甘餌4>也。今兩虎人而鬥,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計聽知覆逆者,唯王可也。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計失而聽過,能有國者寡也。故曰:『計有一二者難悖也,聽無失本末者難惑。』」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東觀漢記.卷八.耿弇列傳》。 (2) :音ㄓㄥ,競爭、爭執。 (3) 戾蟲:凶狠暴烈的...
心腹之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得不妙,他想:「這是越王句踐在養肥吳國,讓吳國安逸,失去警戒心,將來好滅了吳國啊!」於是便向吳王諫說:「大王去攻齊實在一點意義也沒有,齊國只不過是一塊沒有用處的『石田』,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從我國,但實際上卻圖謀吞併吳國,您不及早滅了越國,以除後患,反而去攻打齊國,真是不智!」吳王夫差不聽勸告,還命伍子胥自殺。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句踐所滅。另外在《左傳.哀公六年》又載,哀公六年時,天上有像紅鳥的雲,在太陽旁繞著飛行長達三天之久。楚昭王派人去問周太史,周太史說:「這是大王您身體健康即將受到危害的徵兆,不過沒有關係,只要經由禱告,就可以轉移到令尹或司馬身上。」楚昭王聽了以後...
一日萬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日之間,要處理萬事。多用來形容主理國事者的辛勞。《晉書.卷五一.摯虞傳》:「今帝者一日萬機,太子監撫之重,以宜奪禮,葬訖除服。」《舊唐書.卷七六.太宗諸子傳.濮王泰傳》:「一日萬機,或未盡美,臣職在諫,無容靜默。」也作「一日萬幾」。
腹心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得不妙,他想:「這是越王句踐在養肥吳國,讓吳國安逸,失去警戒心,將來好滅了吳國啊!」於是便向吳王諫說:「大王去攻齊實在一點意義也沒有,齊國只不過是一塊沒有用處的『石田』,越國才是吳國的『心腹之患』!越王表面上服從我國,但實際上卻圖謀吞併吳國,您不及早滅了越國,以除後患,反而去攻打齊國,真是不智!」吳王夫差不聽勸告,還命伍子胥自殺。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句踐所滅。另外在《左傳.哀公六年》又載,哀公六年時,天上有像紅鳥的雲,在太陽旁繞著飛行長達三天之久。楚昭王派人去問周太史,周太史說:「這是大王您身體健康即將受到危害的徵兆,不過沒有關係,只要經由禱告,就可以轉移到令尹或司馬身上。」楚昭王聽了以後...
指日可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交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以直言互相諫。《呂氏春秋.不苟論.貴當》:「主有失,皆交爭證諫。」《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列傳.韓非》:「得曠日彌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交爭而不罪。」
爭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直言規諫國君過錯的臣子。《荀子.子道》:「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毀。」《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朝無爭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不聞善。」也作「臣」。
村塢集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範的現象相當不同,自有其維持秩序的規範,例如東漢末田疇在徐無山(河北)成立塢時,即訂有「殺傷、犯盜、訟之法」,重者處死刑,同時也制定婚姻與教育的法規,藉以維持秩序。而塢的領袖大抵類似隱逸之士,有德行,能分己物予人,又能自制,人格主義的統治極為明顯。領袖之下的指導人物議已有經驗的人才為推舉標準,頗具職能色彩。成員間則以個人和個人的人格主義為主,家族的血緣關係居於次要。因而,村或塢的上下關係是以人格主義為主,成員則以個人之間的人性連帶為主,和漢代的禮教制度頗為不同,其中亦含有禮教批判的意思。由上述可知,東漢末到魏晉,一方面...
聚會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愆。是故伊尹勤於鼎俎,太公困於鼓刀,百里自鬻,甯子飯牛,離此患也。及其遇明君遭聖主也,運籌合上意,諫即見聽,進退得關其忠,任職得行其術,……故世平主聖,俊艾1>將自至,若堯、舜、禹、湯、文、武2>之君,獲稷3>、契4>、皋陶5>、伊尹6>、呂望7>,明明8>在朝,穆穆9>列布10>,聚精會神,相得益章11>。雖伯牙操遞鍾,逢門子彎烏號,猶未足以喻其意也。 〔注解〕 (1) 俊艾:賢德之人。艾,通「乂」,音|ˋ,才德出眾。 (2) 堯、舜、禹、湯、文、武:指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及周武王六個聖主。 (3) 稷:后稷,周朝的先祖,生卒年不詳。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稷,因初欲棄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