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直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言諫的臣子。《漢書.卷六七.朱雲傳》:「及後當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暴亂之後,乃彰烈士之功;憂危之中,方見直臣之節。」
千方萬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費盡心思,用盡種種計謀。《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若論肯賣,不價之高低;若死腰楔,方便直須下脫。千方萬計,不得不休。」也作「百計千方」、「千方百計」。
弼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正過失。《晉書.卷三.武帝紀》:「然保氏特以諫為職,今之侍中、常侍實處此位。擇其能正色弼違匡救不逮者,以兼此選。」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隱》:「隱語之用,被於紀傳,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
強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力諫。《左傳.僖公二年》:「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
大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舊時掌諫。《管子.小匡》:「故使鮑叔牙為大諫,王子城父為將。」唐.尹知章.注:「所以諫正君。」
爭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直言規勸的朋友。《孝經.諫爭章》:「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後漢書.卷六四.盧植傳〉:「夫士立爭友,義貴切磋。」也作「友」。
非有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一文中所捏造的人物。文中非有先生為官於吳國,三年之間默然無言,吳王問他,他趁機用歷史上許多諫遇禍的故事來啟發吳王,勸諭帝王應虛心納諫,實行明王聖主之道。
無所顧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都不懼怕顧忌。《魏書.卷七七.高崇傳》:「諫極言,無所顧憚。」《周書.卷七.宣帝紀》:「唯自尊崇,無所顧憚。國典朝儀,率情變改。」也作「無所畏忌」。
嗆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膽小愚昧的樣子。《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王沈傳》:「嗆啍怯畏於謙讓,闒茸勇敢於饕。」
慧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515~577)俗姓李,武津(今河南省上蔡縣東)人。十五歲出家,專誦《法華經》,後從慧文禪師修禪。因北方戰亂,遷移南方,遊化十四年,在陳光大二年(西元568)入住南岳,說法修禪,陳地信眾望風歸附。他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並推廣應用在日常行事上,倡導法華安樂行。弟子甚多,以智顗最著名,後世尊為「天台宗三祖」。著作多為口授的講義,由弟子筆記整理而成,如《無行門》二卷、《安樂行》一卷,自著的有《誓願文》一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