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2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志不在年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論年齡大小,只要立定志向,都有可能實現。《三俠五義》第八一回:「他人兒雖小,膽子極大,而且機變謀略俱有;這正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有志不在年高。你老先生竟能立志戒煙,打起精神,替主子辦事,真正是國家之福!」
智囊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一群具有各種專門知識,並精通謀略的人所組成的顧問團。亦泛指一切顧問專家組織。[例]美國總統身邊有很多參與機要的智囊團。
死諸葛走生仲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蜀國軍師諸葛亮善謀略,晚年與司馬懿對陣於渭南,病死軍中,蜀軍密不發喪,悄然退兵。司馬懿忌憚諸葛亮而按兵不動。後知曉亮已身亡,欲領兵追趕時已經來不及了。百姓於是傳言曰:「死諸葛走生仲達。」見《晉書.卷一.宣帝紀》。後用以比喻聰明的人,略施小計即能鎮懾住他人。
大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遠大的謀略。《史記.卷九七.酈生傳》:「吾聞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願從游,莫為我先。」《晉書.卷一.宣帝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
策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計謀的人。[例]今天總經理有此決定,必是他身邊的策士所獻的謀略
房謀杜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舊唐書.卷六六.房玄齡等傳.史臣曰》:「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唐太宗時,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共掌朝政,房氏多謀略,杜氏善決斷,因此有「房謀杜斷」之稱。
節縮衣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總是和奴僕同甘共苦。白圭認為經商不只是追逐財利,還強調商人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學養,像伊尹、姜子牙一樣有謀略,像孫武、吳起用兵那樣果斷,像商鞅執法般嚴謹。如果不能具備智、勇、仁、強等素質,成為一個通時變、善決斷、能取予、有所守的人,在經商一途上難有偉大的成就。後來「節衣縮食」這句成語就從《史記》原文中的「薄飲食,節衣服」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生活非常節儉。
出謀獻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計謀,獻出對策。如:「他擅長出謀獻策,不愧是一個好軍師。」
引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引薦網羅。《三國志.卷五七.吳書.張溫傳》:「豔字子休,亦吳郡人也,溫引致之,以為選曹郎,至尚書。」《周書.卷二七.宇文測傳》:「太祖以深有謀略,欲引致左右,圖議政事。」
方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法謀略。《漢書.卷五五.霍去病傳》:「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三國演義》第五九回:「有一老人來見丞相,欲陳說方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