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5.79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虎生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如虎添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如虎添翼」意指本就兇猛威武的老虎,若添上了翅膀,將變得更加神勇無敵,此語見於諸葛亮所撰著的兵書《將苑》。《將苑》一書,內容主要論述用兵領將的謀略與技巧,〈兵權〉為其首篇,主要談論將領掌握兵權的重要性。所謂兵權,就是將帥統率三軍的實際權力。軍隊中的將領若能執管兵權,掌握操控軍隊的威勢,如此統兵馭將,將如猛虎插上雙翅,可以翱翔於天下各方,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靈活而充裕地因應。反之,則如魚、龍離開了江海湖泊,再也無法遨遊嬉戲於浪濤之上。諸葛亮文中以「譬如猛虎,加之羽翼」比喻將帥掌有兵權,能依自己的意志指揮軍隊,使軍力發揮到極限,使戰力更加強盛。後來「如...
勢不可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 懲:警戒、教訓。 (9) 豕突:野豬向四處衝撞,比喻賊寇到處侵犯。 (10) 謀猷:謀略。 (11) 呼吸:比喻瞬息、頃刻之間。 (12) 申胥:伍員(西元前?∼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楚王聽讒言殺其父兄,伍員逃至吳國,佐吳伐楚報仇,並輔吳稱霸,因功封於申地,故稱「申胥」。
大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大的計畫或謀略。《三國志.卷一四.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蔣濟》:「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功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遞呈蘇渙侍御〉詩:「郭欽上書見大計,劉毅答詔驚群臣。」
終非池中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才能謀略者必有大作為。《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
帷幄運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願與人共享戰果,所以不得人心而失敗。」劉邦聽了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講到坐在營帳中策劃謀略,就能在千里外得到勝利,這點我不如張良;論鎮國安民,保障物資的流通,這點我不如蕭何;如果說到帶兵打仗,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點我又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重用他們,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啊!而項羽有一賢臣范增,卻不好好重用,所以才成為我的手下敗將。」因此《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自序中,說張良身在軍營中便能掌握局勢,策劃謀略,使遠方的軍隊贏得勝利,助高祖開邦定國,能夠「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後來「運籌帷幄」演變為成語,就被用來比喻謀劃策略。
兩得益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君王必須認真尋找賢德之人,才能夠安逸地享受天下太平。做部屬的也是如此,賢能的人一旦遇到聖明的君主,謀略合乎君主的心意,規諫的言詞受到重視,忠君之心能夠彰顯,得以擔任官職且施展抱負。所以天下太平,君主聖明,賢能的人才自然聚集,眾人心神聚合,會集大家的智慧,互相勉勵、配合,更能顯現出各自的長處。「相得益彰」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指互相配合、映襯,更能顯出各自的優點。
西安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安事變。民國二十三年,江西共軍在國軍第五次圍剿的強大壓力下,流竄陝北,之後為了苟延殘喘,乃運用統戰謀略,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當時國民政府為了應付西北形勢的需要,特別任命由西北剿匪總司令蔣委員長,副總司令張學良,及第十七路總指揮楊虎城,共同擔任剿共任務。不料張學良對共黨認識不清,部下將領又多受中共蠱惑。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張學良與楊虎城以武力強行劫持拘留蔣委員長,並殺害保安人員、中央機關人員,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而獲得釋放。此事件迫使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
紀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謀略。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七齣:「容貌兒善良,修持得梵王;胸襟兒紀綱,扶持得帝王。」
猿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臂長如猿,靈活矯健。《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廣為人長,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三國演義》第九六回:「此人身長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謀略。」
擢髮莫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雎因而被捕,並遭到毒打,差點兒性命不保。范雎死裡逃生後設法投奔到秦國,改名為張祿,憑著過人的才智與謀略受到秦昭王重用,成為秦國宰相。而魏國一直以為范雎已死,完全不知道張祿便是范雎,所以在秦昭王準備發兵攻打魏國時,魏王便派了須賈到秦國和談。須賈到了秦國後,范雎故意穿得破破爛爛,假扮成一個卑下的傭人來相見,須賈看到他雖然沒死但生活窮困,竟然大表憐惜地贈予一件袍子。待范雎離開後,須賈才從旁人口中得知,這個昔日遭他陷害的人其實就是當今秦相張祿,須賈又是驚訝,又是惶恐地趕緊登門謝罪。他一到范雎的府第前,便把上衣脫掉,從門口一路膝行至范雎跟前,以頭叩地說:「我萬萬沒想到您能夠登上如此高位,我自知罪該萬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