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蚊子的別名。參見「蚊子」條。
大黃天蠶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成蟲外觀近似黃天蠶蛾,但是體型較大且黃色色彩較淡,為少見的種類。前翅近頂角圓弧,於前緣近基部2/3段褐色與胸部頸片連成完整的線段,亞基線桃紅色微鋸齒狀,後中線與亞外緣線分別為強烈波曲狀與齒狀,後者為雙線,中央近基部有一枚大眼狀斑紋,整體成橘色,近基部一側邊緣鑲白色弧帶,邊框為黑色。後翅紋路近似前翅。
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蝶。軀體背側黃褐色,腹側除腹部白色外淡黃褐色。前翅翅端突出。後翅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橙黃色,上有數列鮮明黑色斑列。前、後翅中室端有黑褐色短條,前翅中室內有黑褐色短線紋。後翅沿外緣有黑色紋。翅腹面於前翅與翅背面相似,但翅端處有斑駁橄欖色、銀白色與黃色紋,後翅除斑駁斑紋外有黑色細線紋。緣毛黃白色或白色,翅脈端黑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晉書.卷九九.殷仲文傳》:「謝靈運嘗云:『若殷仲文讀書半袁,則文才不減班固。』言其文多而見書少也。」比喻人讀書少,文才卻很好。《佩文韻府.卷七八.效韻引李商隱文》:「學殊半,技媿全牛。」
紋鯊或大尾虎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gostoma fasciatum (Hermann, 1783)
形態特徵如科之描述。
出現於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之南北緯30度間沿近海域。臺灣地區於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有漁獲記錄,頗為罕見。
經常出現於珊瑚礁區,是熱帶水域常見的種類之一。目前對牠生態習性的瞭解十分有限,牠經常在多沙的礁石區休息,白天行動頗為遲緩,夜間則轉趨活躣,就像鏽鬚鮫(Nebrius ferrugineus)一般。是水族館經常飼育的種類,在水族缸中通常停留在厎部或角落區域,只有在投餌時才會活躍起來。卵生種類之一,所產深棕色卵莢十分大型(長17公分寬8公分厚5公分),每次產卵1~2枚。通常以頭足類、甲殼類及小魚為食。最大體長可能超過350公分,雄魚成熟體長147~183公分,雌魚成熟體長169~171公分,胎仔產出體長介於20~36公分之間。
通常由底延繩釣或底拖網所漁獲,是水族館經常飼育的種類之一,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鬚鮫目(Order Orectolobiformes)
紋鯊科或虎鯊科(Family Stegostomatidae),Zebra Shark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韜〉為古兵書《六韜》中的一篇,後因以「略」指用兵之法。北周.庾信〈從駕觀講武〉詩:「略推全勝,龍圖揖所長。」唐.韓熙載〈上睿帝行止狀〉:「授略於邳圯,方酣勇戰。」
2.統兵者的名號。《新唐書.卷二一二.藩鎮盧龍列傳.朱滔》:「左右將軍曰虎牙、略;軍使曰鷹揚、龍驤。」
盛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小型蛺蝶。軀體背側黑褐色,於腹部有橙色細環,腹側黃色。前翅前緣弧形。後翅外緣M3脈末端向外突出成尖角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前、後翅有橙色條紋成帶狀排列,有一黃帶從前翅中室基延伸至M3室基部;另一帶紋由前翅外側短條及後翅內側條紋構成;最後一條則為後翅外側帶。前翅翅端有一橙色橫帶。翅腹面底色黃色,有不規則橙色紋,翅面有由黑色碎紋形成之紋狀花紋。緣毛暗褐色。
尾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的屬車,車上載朱漆竿,竿首綴尾,通常是車隊中的最後一輛。漢.蔡邕〈獨斷下〉:「古者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法駕半之,尚書御史乘之,最後一車懸尾。」《宋史.卷一四九.輿服志一》:「尾車,古者軍正建尾。漢制,最後車一乘垂尾,尾以前即同禁中。唐貞觀後,始加此車於鹵簿內,制同黃鉞車。上載朱漆竿,首綴尾,右武衛隊正一人執之。駕兩馬,駕士十五人。」
尾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的屬車中有尾車,後以尾班比喻職位很高,可以在皇帝屬車後面隨行的人。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當日離尾班多時分,今日在狗腿灣行近遠。」
梅花鯊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alaelurus burgeri (Müller et Henle, 1838)
吻端圓弧狀;吻端至第一背鰭之長度大於眼前後徑之14倍;前鼻瓣近似三角形;唇溝很短,僅侷限於下頜上角附近,長度僅2公釐左右;口裂寬約為全長之7%,長度則為全長之3~4%;鰓裂側背位。第一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後1/4位置上方;成魚腹部短;胸鰭與腹鰭基底間距不及胸鰭前緣長之1.5倍;臀鰭長度約為第二背鰭基底長之1.3倍,幾為兩背鰭間距之2倍。體色多變化,具不明顯之深色鞍狀斑及大型黑點,底淺色。可成長至約50公分。
西北太平洋之日本、韓國、大陸及台灣北部沿岸海域。
底棲性種類,雖經常出現於西北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大陸棚水域,不過目前為止對牠的瞭解仍十分有限,僅知其棲息水深80~100公尺,為卵生種類,受精卵在子宮中發育一段時間之後才排出體外,每次左右子宮各排卵1枚。雌、雄魚最小性成熟體長分別為45及35公分左右。
由於體形小故經濟價值不高,體形稍大者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貓鯊科或貓鮫科(Family Scyliorhinidae),Cat Sharks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