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15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江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21)字文宜,明宣府人(今河北省宣化縣)。善騎射,狡黠強狠,長於逢迎,為武宗幸臣。曾引皇帝微服出巡,擄掠婦女及奇珍異寶。跋扈專橫,多次誣陷他臣下獄處死,權勢莫比。武宗死後,皇太后下令殺之,並滅其家。
狐虎之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權貴及其爪牙的專橫跋扈。參見「狐假虎威」條。如:「受夠了他們的狐虎之威,人民終於忍無可忍的群起反抗。」
廢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君王、國家。《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柳氏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傳奇小說,許堯佐作。述詩人韓翊妾柳氏為蕃將所劫,幸賴虞侯許俊救回,使二人終得團聚。反映安史之亂後,蕃將恃功跋扈的行徑。為唐代流傳的傳奇小說,後世據其改編為戲曲,有明代吳長儒的《練囊記》、清朝張國壽的《章臺柳》。也稱為《章臺柳傳》。
未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張宗厚行為囂張跋扈,常吃喝玩樂直到深夜,喝醉酒還要大隊人馬護送他們回家,燭火照得整條街通亮。看到不滿意的事就亂罵大叫,還對士兵說:「現在天下太平,你們會拉弓射箭有什麼用?還不如去認識一個『丁』字來得有用!」因為「丁」字是很容易認識的字,如果連「丁」字都不認識,那就接近文盲了。所以這句話不但誇讚了自己,也取笑了長於武藝的兵士。使得士兵們相當地氣憤,對他們深惡痛絕。後來「目不識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西遊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明末清初董說撰,十六回。明亡後,作者有感於亡國之痛而著此書。敘述孫悟空三調芭蕉扇後,為鯖魚精所迷,進入幻境,後得虛空主人一呼,方得脫離夢境。作者托筆幻象,嚴厲抨擊明末的黑暗政治和特權跋扈;於詼諧的文筆中,顯露作者的愛國情懷。
不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忍心說。《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黨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黨內專橫跋扈,操縱大權、自立宗派的頭目。如:「一個有組織、有作為的政黨,絕不容許黨閥從中破壞操縱。」
狗臉生六月之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臉色慘白,帶有陰險狠惡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一○.席方平》:「飛揚跋扈,狗臉生六月之霜;隳突叫號,虎威斷九衢之路。」
殘賢害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摧殘、迫害賢能良善的人。《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而操遂承資跋扈,恣行凶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