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3.14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胡作非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你我既然要成全這個女孩兒,豈有由他胡作非為、身入空門之理?」《歧路燈》第六五回:「委的沒有賭博,小的是經過老爺教訓過的,再不敢胡作非為。」
器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年,當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1>受任無功,應召稽留2>,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於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於是在矣。」溫不忍發舉,乃曰:「君且還,卓將疑人。」堅因起出。章、遂聞大兵向至,黨眾離散,皆乞降。軍還,議者以軍未臨敵,不斷功賞,然聞堅數卓三罪,勸溫斬之,無不歎息。 〔注解〕 (1) 卓:董卓(?∼西元192),字仲穎,漢臨洮人。桓帝時,官羽林郎。靈帝時,為前將軍。靈帝崩,引兵至京師,誅...
無以復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再增加。指已到達極點。[例]她的專橫跋扈,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了!
楊貴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堂兄楊國忠為人好賭,但也封官入朝、把持朝政。唐玄宗此後愈加沉溺於酒色,政治更加腐敗。楊氏家族飛揚跋扈、胡作非為,使朝野均對他們充滿了巨大的怨恨。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範陽、平盧|平盧、河東郡 (中國)|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隨駕禁軍將校一致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唐玄宗言國忠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楊玉環,無奈禁軍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接受高力士的勸言後,唐...
專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跋扈
恣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暴橫、放縱。《史記.卷六一.伯夷傳》:「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黎、共奮以跋扈兮,羿、浞狂以恣睢。」
入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比喻持對方的論點,找其紕漏,以攻其人。宋.陳亮〈又戊戌冬書〉:「至于二三小臣去來,豈能便干國家大禮,果能通天地于一身,安有爾許擾擾,入室操戈,不罪唐突。」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二四齣:「尀耐奸雄跋扈,偽將心事拋他。謬為恭敬權趨附,待時入室操戈。」也作「操戈入室」。
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耳聽之。《漢書.卷四七.文三王傳.梁懷王劉揖》:「是故帝王之意,不窺人閨門之私,聽聞中冓之言。」《三國演義》第四回:「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管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理約束。《紅樓夢》第六二回:「這些人因賈母、王夫人不在家,沒了管束,便任意取樂,呼三喝四,喊七叫八。」
跳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躍。語出《莊子.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比喻叛亂者猖獗跋扈,蠻橫霸道的樣子。《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今羌虜一隅小夷,跳梁於山谷間。」《紅樓夢》第六三回:「所以凡歷史中跳梁猖獗之小醜,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頭,緣遠來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