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若芒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芒刺在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載,漢朝時的霍光,從武帝時即掌有大權,朝廷上上下下對他無不存有敬畏之心。武帝曾孫宣帝剛即位時,霍光陪同乘車前往參拜祖廟。由於對於霍光的畏忌,宣帝一路上,覺得非常地不舒服、不自在,後來改由車騎將軍張安世陪侍,宣帝才終於鬆了一口氣。原文中的「芒刺在背」就是用來比喻因畏忌而極度難過與不安。
當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即、馬上。《文明小史》第三一回:「趙翰林也不推辭,當即叫了幾樣菜,兩人吃畢,套車前去。」
剛褊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國的執政官,其職位相當於宰相。此指孫叔敖。 (3) 南轅反旆:將車輛軍旗回轉南向。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此指車輛。旆,音ㄆㄟˋ,指軍旗。 (4) 伍參:春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
前前後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面,後面。《儒林外史》第六回:「二相公戴著新方巾,披著紅,簪著花,前前後後走著著急,問吹手怎的不來。」《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公子背著彈弓,跨著驢兒,同兩個家丁,便隨著老爺的車前前後後行走。」
熱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物質燃燒或物體內部分子不規則運動所放出的能量。[例]早期利用燃燒煤炭所產生的熱能來帶動火車前進。
紆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枉駕。乘車前往,未達目的地而回。《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閑,幸非潔志慕聲,豈敢以王公紆軫為榮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在車軸,拉車前進的皮帶。《左傳.哀公二年》:「我兩靷將絕,吾能止之。」
地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的表面。唐.韓愈〈題于賓客莊〉詩:「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筍穿籬。」《水滸傳》第七七回:「這李逵輪兩把板斧,鮑旭仗一口寶劍,項充、李袞各舞蠻牌遮護,卻似一團火塊,從地皮上滾將來。」
星言夙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夜駕車前往。《詩經.鄘風.定之方中》:「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于桑田。」《晉書.卷六八.顧榮傳》:「公宜露營野次,星言夙駕,伏軾怒蛙以募勇士,懸膽於庭以表辛苦。」
推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推動車輪軸,使車前進。《宋史.卷三六八.魏勝傳》:「每車用二人推轂,可蔽五十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