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巨葉車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草本。葉柄長15-25 cm,葉片長25-30 cm,卵形至寬卵形,無毛至微被毛,淺齒緣。花序狹長圓錐體至線狀;苞片無毛;萼片4。果不為宿存花被完全包住;種子圓鼓。

車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蕨類植物。根莖短匍匐狀;植株下垂。單葉,近叢生,厚革質,長橢圓形,長15~30cm,寬2~5cm,全緣,中肋於背面不明顯,網脈於葉面凸起。孢子囊群沿葉脈著生,無孢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陸上靠輪子轉動行走的交通工具。如:「汽車」、「火車」。
利用輪軸轉動的機械。如:「水車」、「風車」、「紡車」。
縫製。如:「車衣服」、「車布邊」、「車鞋面」。
量詞。用於計算車載物的單位。如:「一車砂石」。
象棋棋子之一。如:「車馬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先的。與「後」相對。如:「前面」、「屋前」、「床前」、「史無前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過去的、往日的。如:「以前」、「從前」、「前夫」、「前天」、「前些日子」。
進行。如:「前進」、「勇往直前」。
未來的。如:「前途」、「前知」、「前程似錦」。
已卸任的。如:「前總統」、「前局長」。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國的執政官,其職位相當於宰相。此指孫叔敖。 (3) 南轅反旆:將車輛軍旗回轉南向。轅,車前用來套駕牲畜的兩根直木,左右各一。此指車輛。旆,音ㄆㄟˋ,指軍旗。 (4) 伍參:春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
南轅北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轅,大車前部套在牲口左右兩邊的木頭,用以拖車。轍,車輛駛過留下的痕跡。「南轅北轍」指本要向南,但卻駕車往北行,離目的地越來越遠。比喻行動和想要達到的目的相反。典出《戰國策.魏策四》。後亦用「南轅北轍」比喻二者彼此背道而馳,或比喻遙隔兩地。 △「背道而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車前高起的部分。《詩經.小雅.六月》:「戎車既安,如輊如軒。」
野人獻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萬壽盛典初集.卷七九.歌頌》:「至若恩溢函夏,澤沛海隅。解雨行而三千之屬有赦,巽風布而億萬之賦忽除。父老擎觴,競下車前之拜;野人獻曝,偏多道左之呼。」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莊公想乘勝追擊,卻又被曹劌阻止說:「還不可以!」接著就下車仔細觀察地面上齊軍兵車留下的軌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於是魯軍乘勝前進,追趕落敗的齊軍,把齊軍趕出了魯國,獲得最後的勝利。魯莊公就詢問曹劌這麼做的原因何在?曹劌說:「打仗是憑著一股勇氣,第一通鼓響時,士兵的勇氣最旺盛,第二通鼓響,士氣就會稍微衰退,等到第三通鼓響,應戰的勇氣就已經消失殆盡了!這次和齊軍作戰,他們擊了第三通鼓,我們才擊第一通鼓,正是敵人的勇氣大減,而我們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我們才能打敗敵人。然而像齊國這樣的大國,用兵是很難猜測的,我擔心他們會有埋伏,所以下車查看,看到他們的...
芒刺在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載,漢朝時的霍光,從武帝時即掌有大權,朝廷上上下下對他無不存有敬畏之心。武帝曾孫宣帝剛即位時,霍光陪同乘車前往參拜祖廟。由於對於霍光的畏忌,宣帝一路上,覺得非常地不舒服、不自在,後來改由車騎將軍張安世陪侍,宣帝才終於鬆了一口氣。原文中的「芒刺在背」就是用來比喻因畏忌而極度難過與不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