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旁若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舉動毫無顧忌,好像四周無人。形容意態自然或高傲。《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傳》:「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洛陽伽藍記.卷四.法雲寺》:「延伯單馬入陣,旁若無人,勇冠三軍,威振戎豎。」也作「傍若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為某人或某事犧牲生命。如:「死難」、「死節」。《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晉.陶淵明〈詠荊〉詩:「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悠然自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態從容,心情閒適的樣子。《晉書.卷九四.隱逸傳.楊傳》:「常食粗飲水,衣褐縕袍,人不堪其憂,而悠然自得。」也作「悠然自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戰慄、害怕。如:「心寒」、「膽寒」。《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傳》:「夫以秦王之暴而積怒於燕,足以寒心,又況聞樊將軍之所在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屋中直立以支持梁的粗木。《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傳》:「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也稱為「柱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酒食為人送行。如:「餞行」、「餞別」。晉.陶淵明〈詠荊詩〉:「飲餞易水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去、離開。如:「避世」、「避諱」。《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傳》:「荊坐定,太子避席頓首。」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酒》二十首並序、《止酒》、《責子》、《述酒》、《蠟日》、《雜詩》十二首、《詠貧士》、《詠荊》、《讀山海》十三首、《輓歌詩》三首等。辭賦《感士不遇賦》並序、《閑情賦》、《歸去來兮辭》並序。文《五柳先生傳》、《晉古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員文》、《自祭文》。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591007參...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十六 刺客列傳 第二十六-曹沫(劫齊桓公),專諸(刺吳王僚),豫讓(刺趙襄子),聶政(刺俠累),荊(刺秦始皇) 史記卷八十七 李斯列傳 第二十七-李斯 史記卷八十八 蒙恬列傳 第二十八-蒙恬 史記卷八十九 張耳 (漢朝)|張耳陳餘列傳 第二十九-趙王張耳 (漢朝)|張耳,陳餘 史記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傳 第三十-魏豹,梁王彭越 史記卷九十一 黥布列傳 第三十一-淮南王黥布 史記卷九十二 韓信|淮陰侯列傳 第三十二-淮陰侯韓信 史記卷九十三 韓王信|韓信盧綰列傳 第三十三-韓王信,燕王盧綰,陽夏侯陳豨 史記卷九十四 田儋...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 (2) 於菟:音ㄨ ㄊㄨˊ,老虎的別稱。 2、「空拳」:漢.桓寬《鹽鐵論.論勇》大夫曰:「荊懷數年之謀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憚於不意,列斷賁、育者,介七尺之利也。使專諸1>空拳,不免於為禽2>;要離無水,不能遂其功。世言強楚勁鄭,有犀兕之甲,棠谿之鋌也。內據金城,外任利兵,是以威行諸夏,強服敵國。故孟賁奮臂,眾人輕之;怯夫有備,其氣自倍。況以吳、楚之士,舞利劍,蹶強弩,以與貉虜騁於中原?一人當百,不足道也!夫如此,則貉無交兵,力不支漢,其勢必降。此商君之走魏,而孫臏之破梁也。」 〔注解〕 (1) 專諸:春秋吳堂邑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吳公子光刺吳王僚,事成後為僚左右所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