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8.73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叢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講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講論古理。唐.柳宗元〈答嚴厚輿論師道書〉:「言道講古,窮文辭以為師。」
社會參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立起的密切連繫。威爾森指出,努力做好公共關係可使得事情容易作好,這體現在學校保證人選舉,談判中,與輿論界以及教育委員會的關係良好等方面。斯托迪爾從早期的研究果中發現,領導比部下更積極地參與集體活動。許多早期研究成果像一九四八年以後的研究成果一樣,顯示了領導與交往有較強的相關性。後來的三十五項研究支持了斯托迪爾稱之為「社會特徵」的結論;他總結出,領導是社會活動的積極參加者。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參與英文關鍵字:Social participation 參考資料喬玉全、錢華等人譯。學校行政領導原理,1991年初版,頁15...
組織革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內、外部環境的改變。外在環境因素:教育思潮、教育政策、政府的法令章規、社會環境的變化與市場的競爭、輿論壓力。內部環境因素:高階管理者的推動、組織存在結構性與長期性問題、決策程序過於遲緩使溝通管道阻礙不通、來自組織成員的壓力、來自外界的回饋極不靈敏。 組織革新的特徵(引自李之法,2008)組織變革是由於組織內、外環境的變遷與壓力所致。組織變革的範圍遍及於個人、團體與組織層面。組織變革可為計劃性,亦可為非計劃性的變革歷程。組織變革的目標為組織永續的生存與發展。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組織革新英文關鍵字:organizat...
六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史稱品格、學識極為傑出的六位人物為「六君子」:(1)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禮記.禮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2)宋代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陳師道、李薦,稱為「蘇門六君子」。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下.談藝.姑溪集》:「端叔在蘇門,名次六君子,……觀全集殊下秦、晁、張、陳遠甚,然其題跋自是勝場。」(3)宋寧宗時,右丞相趙汝愚被韓侂冑誣陷,太學生周端朝、張衜、徐範、蔣傳、林仲麟、楊宏中六人上書營救,遭摒斥,史稱「六君子」。見《宋史.卷四五五.忠義傳十.楊宏中傳》。(4)宋理宗時,殿中侍御史丁大全專權,蠻橫無理,太學生陳宜中、劉黻、黃鏞、林測祖、曾唯、陳宗六人上書批評,輿論界同聲響應,稱為「六君子」。見《宋史.卷四一八.陳宜中傳》。(5)明熹宗時,魏忠賢掌權,其人奸詐殘暴,御史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被陷害死於獄中,時人稱為「六君子」。後魏忠賢又逮捕周起元、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黃尊素、李應昇六人,害死獄中,世人也稱為「六君子」。見《明史.卷三○五.宦官傳二.魏忠賢傳》。(6)清光緒時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因變法被殺,時人稱為「戊戌六君子」。見《清史稿.卷四六四.李端棻等傳.論曰》。(7)民初,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組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稱帝,稱為「籌安六君子」。
自有公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有公正的輿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王大將軍下,庾公問:『卿有四友,……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問:『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論。』」
街譚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民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輿論
四行倉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二十六年,日軍進攻上海,師團長謝晉元率八百孤軍死守四行倉庫,英勇奮戰,事蹟壯烈,贏得國際輿論讚揚,四行倉庫因而聞名。
逼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迫使。如:「輿論的壓力,逼使檢察官在偵察該案件時,態度格外慎重。」《南齊書.卷五○.明七王列傳.鄱陽王寶夤》:「爾日不知何人逼使上車,仍將去,制不自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