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木工度量材料之初。《通俗編.居處》:「今木工所用曰六尺杆,小變矣,而度材之初,謂之落墨,猶其遺言。」
滿堂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喜慶時懸掛的彩絹、方燈或燭臺。《通俗編.器用》:「滿堂紅,暖姝由筆:『滿堂紅,彩絹方燈也。』」《西遊記》第三○回:「小龍王在半空裡,只見銀安殿內,燈燭輝煌。原來那八個滿堂紅上,點著八根蠟燭。」
板板六十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鑄錢的模子,每一版可製六十四文,此為鑄錢的定數,不能私增。後用以比喻人的個性呆板固執,不知變通或不能通融。《通俗編.數目》引《豹隱紀談》:「板板六十四,見豹隱紀談。按:凡鼓鑄錢每一版六十四文,乃定例也。或私增其一,即屬偷鑄。」《通俗常言疏證.貨財.板板六十四引通俗編》:「今人有呆板者,俗每以此語譏之。」也作「版版六十四」。
春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習俗於立春日時做的春餅、生菜,稱為「春盤」。宋.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詞:「雪沫乳花浮午琖,蓼茸蒿筍試春盤。」《通俗編.飲食》引《四時寶鏡》:「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
梯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個人私有的積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春郎與蘭孫,又自梯己賀喜,自不必言。」《通俗編.梯己引心史》:「元人謂自己物,則曰梯己物。」也作「體己」。
悲田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濟老弱廢疾者的機構。唐代設悲田養病坊,由僧人主持,悲田院是沿悲田養病坊而來。《舊唐書.卷一八.武宗本紀》:「悲田養病坊,緣僧尼還俗,無人主持,……」《通俗編.地理》:「悲田,釋典以供父母田為恩田,供佛為敬田,施貧窮為悲田。」至宋元時,稱貧民、乞丐的收容所為「悲田院」。後引申為乞丐收容所,或乞丐聚居的地方。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一折:「恰便似餓狼般撞入肥羊圈,乞兒般鬧了悲田院。」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少不的悲田院裡學那一聲叫爹媽。」也作「卑田院」、「悲天院」。
清茶淡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杯清茶,閒適的談天。形容雖無美食,卻是真摯隨和的待客態度。《通俗編.言笑》:「司馬溫公題趙舍人菴曰:『清茶淡話難逢友,濁酒狂歌易得朋。』」
泰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妻子的母親。《通俗常言疏證.親戚.泰水引通俗編》:「泰水,謂丈母也。」也稱為「丈母娘」、「岳母」。
作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出仕為官。《通俗編.禽魚》引《朝野僉載》:「王顯與文皇帝有舊,帝微時嘗戲曰:『顯抵老不得作繭。』及登極而顯謁,因奏曰:『臣今日得作繭耶?』帝笑曰:『未可知也。』召其三子,皆授五品官,顯獨不及。」
紇字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臧武仲名紇,有唐人誤讀為核,蕭穎士因譏其不識紇字。見《通俗編.文學》引《嬾真子》。後用來嘲諷人不識字。如:「他根本是紇字不識,還硬要裝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