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高適,字達夫,渤海(今河北滄縣)人,出生於706年,逝世於765年。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生平經歷:高適二十歲時到長安求官未成,就北上薊門,漫遊燕趙,想在邊塞尋求報國立功的機會,但也沒找到出路。此後他在宋梁一帶過了十幾年“混跡漁樵”的潦倒流浪生活。直到近五十歲,才在宋州刺史張九皋的推薦下當上小官。安史之亂後,他曾任監察御史,後與玄宗陳述軍事,受到重視,得以連續升遷,官至西川節度使,後又任散騎常侍。尚節義,遭時多難,有志功名,而言浮其述。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
豐子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須有的罪名,遭批鬥、迫害,摧折他的身心。1975年8月癌症病發(9月診斷為右葉尖肺癌);並得知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惡化,同年9月15日12時8分在上海華山醫院急診觀察室逝世,享年77歲。直到1978年6月5日才平反,書面通知送交長子豐華瞻。 出版作品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續筆》、彩色畫冊《子愷漫畫選》、漫畫集《子愷漫畫》及首冊音樂理論著作《音樂的常識》等。譯作有日本廚川白村《苦悶的象徵》、夏目漱石選集;俄國屠格涅夫《獵人筆記》...
大星殞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偉人逝世。如:「大星殞落,對國家民族而言,無異是一大損失。」
吳魯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英專(淡大前身)及政大。五十一年赴美講學一年,即滯居美國,任職於美國新聞總署撰述,1979年退休。逝世以後所創設的「吳魯芹散文獎」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輪流主辦,到今年(2009)已歷二十六屆,主要是紀念他在散文的創作上的成就。 觀點先生的散文下筆矜慎,以自身經驗感受為主題,及對師友的感念,旁徵博引,真情流露。典型的吳氏散文,典雅、瀟灑地融合正反兩面的對立感。嚴肅與輕鬆的風格交替出現,全篇則達到優雅的平衡。他信守章淪清老師「要在心中嚼幾遍才下筆」的寫作態度,故有:「以量取勝,不是怎樣有出息的事」之言。 關於作家《美...
朱西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作創作形式的先軀。80年代開始,決定創作百萬字的家族小說《華太平家傳》,先後七度易稿、八度啟筆,至逝世方完成五十五萬字遺世。以「清明上河圖」般極度放慢時間的方式述寫,呈現庶民的文化與生活圖景,並在其中灌注個人畢生思考,討論基督教文明與中國文化融合之可能,可謂其思想之整體表現。 文學觀點以發揚中華文化精髓為己任,並致力於與西學的互通,他說:「今之文學論家多以西洋寫實主義的框架來套量中國現代文學,動輒以反映時 代與社會為放諸四海皆準的要求。不知文學自身即就是發光體,是其照亮時代與社會,豈僅是一面「象喜亦喜,象憂亦憂」,婢學...
蔣中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逝世於臺灣。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務。蔣中正在十四歲時,經媒妁之言,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為妻。蔣中正與毛福梅生有一子經國,蔣緯國是他的養子(緯國的親父為蔣中正留日時之好友戴傳賢)。蔣中正在與毛福梅分居後娶姚冶誠為妾。蔣中正在1919年結識陳潔如(1905年-1971...
莫泊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常擔心死亡與被迫害,加之他早年得上的梅毒,他感到非常痛苦,曾經試圖自殺。1893年併發精神病症,逝世於巴塞精神病院。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月光兩個朋友女瘋子菲菲小姐瓦爾特•施納夫斯奇遇記一場決鬥羊脂球(脂肪球)隆多利姊妹項鏈我的叔叔於勒一個農場女傭的故事一家子西蒙的爸爸修軟椅的女人一個諾曼底人一個兒子 長篇小說 一生(1883年)漂亮朋友(1885年)溫泉(1886年)皮埃爾與若望(1888年)如死一般強(1889年)我們的心(1890年)
Roald_Dah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婚。他其後娶了芙莉希蒂·克羅斯蘭(Felicity Crosland),這場婚姻就一直延續至羅爾德逝世為止。歐菲莉亞·達爾與醫生保羅·法默(Paul Farmer)共同建立了健康夥伴(Partners in Health),一間旨在為那些貧困的社區提供醫療服務的非營利組織,她同時也是該組織的負責人。露西·達爾,是洛杉磯的一個劇作家。泰莎的女兒蘇菲·達爾(Sophie Dahl,羅爾德作品吹夢巨人中的夥伴的靈感來源)是一位知名的模特兒與作家。她描述外祖父為「非常特別的人—非常強壯、總是處於主導地位……他不像米佛姊妹的父親...
裴斯塔洛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裴斯塔洛齊(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長眠於此。一七四六年一月十二日生於沮利希,一八二七年二月十七日於卜孤多福逝世;在新莊為貧民的救濟者,以「廖德與葛妹」教誨民眾,在斯丹茲為孤兒之父,於卜孤多福創辦國民學校,在伊佛登則為人類的教育家;他是:一個真正的人、真正的基督徒、真正的公民,犧牲自己,一切為人。願上帝祝福他!在西洋教育史上,裴斯塔洛齊的多彩多姿,可以說是空前的。我們說:近代教育的基本概念,賴盧梭、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三大教育思想家才能建立,這誠非過言。盧梭以一個「夢幻者」預言教育應循的途徑...
天安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五運動。西元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群眾因對中共四人幫政權不滿,借悼念周恩來逝世之名,雲集天安門廣場示威,後遭中共中央下令鎮壓,逮捕異議人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