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的題材(如:裸女自在地與官員共進午餐),提供了當時藝術領域新的視角。並在五十歲時獲頒勳章,於隔年逝世。 藝術風格站在新舊藝術交界,馬奈雖喜愛外光派也與印象派畫家有所交流,卻從未以「反抗傳統藝術者」自居,也未曾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在追尋新藝術方法的同時也注重官方的認同,在馬奈的畫作中,可看見他在開拓新風格之際也未完全拋棄、鄙視舊的技法,正因這種介於寫實與印象的「過渡」特色,新、舊畫派、官方皆對他推崇備至,他運用純色、平塗的手法影響了後世無數的畫家,如:莫內、雷諾瓦。在取材方面,馬奈常以日常生活的場景作為主題,也能在某些...
亡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歸天、去世、仙逝、逝世、喪生、死亡
徐霞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十二年因「會試舞弊案」,與唐寅一起涉案下獄。至徐霞客時,家道中落。徐霞客從二十二歲起,直到五十六歲逝世時為止,三十四年的時間,在一不受當時政府的委派,二沒有國家的任何資助的情況下,隻身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足跡遍及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十六個省。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徐霞客尤其對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記錄,包括對喀斯特地貌類型分怖和差異有詳細的考察和科學的記述。光...
棄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離開人世。《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臣感先帝早崩,威王棄世,臣獨何人,以堪長久!」《三國演義》第三回:「兄醉矣!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相會?」也作「去世」、「逝世」。
孟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持,孟克十四歲時,姊姊因結核病離開人世,疾病為孟克的童年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結核病不但造成他的家人逝世、父親變得焦躁不安、自己也隨時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之下,這些經歷最後都畫成他創作的靈感來源,也因身體羸弱,孟克經常輟學,學業表現自然不突出,父親只好允諾他學畫。西元1885年後,孟克斷斷續續獲得獎學金前往巴黎留學,但骨子裡仍保有北歐人的性格,儘管在藝術方面表現傑出,孟克因酗酒過度,面對愛情、親情、友情表現得蠻橫又矛盾,乃至於他回到挪威後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最後於西元1944年,並將所有畫作捐贈予奧斯陸這個城市。 藝術風格童...
總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中國國民黨的最高領袖原稱總理,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改稱總裁。蔣中正先生逝世後,成為黨員對他的專稱與尊稱。[例]自從總裁成為蔣中正先生的尊稱後,中國國民黨的黨魁改稱為「主席」。
雪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婚姻的理想純潔到連最嚴苛的批評家也無法置喙。雪萊死後,瑪麗為他的詩全集編注。1815年,雪萊的祖父逝世,按照當時的長子繼承法當時在經濟上十分貧困的雪萊獲得了一筆年金,但他拒絕獨享,而將所得財產與妹妹分享。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萊較多創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學以及政治的短文。次年五月,攜瑪麗再度同游歐洲,在日內瓦湖畔與拜倫交往密切,這兩位同代偉大詩人的友誼一直保持到雪萊逝世,雪萊後來的作品《朱利安和馬達洛》便是以拜倫與自己作為原型來創作的。同年1...
紀伯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雕塑,曾得到藝術大師羅丹的獎掖。1911年重返波士頓,次年遷往紐約長住,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直至逝世。 觀點他是阿拉伯第一個文學流派「敘美派」(即阿拉伯海外僑民文學)奠基者之一。他以獨樹一幟的散文詩,創造了所謂的「紀伯倫風格」──既有詩歌的精煉性和音樂的節奏之美,又具有散文富於靈活和多樣的表現力;有理性思考的嚴肅與冷峻,也有詠歎調式的浪漫與抒情,為阿拉伯現代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套文集,正是這位阿拉伯文學巨星一生創作成就的總整理! 著作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作小說為主,定居美國後逐漸轉為以寫散文詩為主。他的小說幾乎...
奄然而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忽然逝世。宋.陸九淵〈與朱元晦書〉:「比日不知何疾,一夕奄然而逝。」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面報告(內容實為原中宣部國際宣傳處幹部胡平起草),號召知識分子鑽研學術。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根據其遺囑,郭的骨灰灑在山西昔陽縣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文學觀點 郭沫若利用詩歌和歷史劇作為自己的武器,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對理想的狂熱追求和火山爆發式的熱情。《女神》一書即展現出郭沫若浪漫奔放的火熱情懷。此外,郭沫若從階級本質劃分了革命文學與反革命文學的界限:『你是反對革命的人,那你做出來的文學或者你所欣賞的文學,自然是反對革命的文學,是替壓迫階級說話的文學;……你假如是贊成革命的人,那你做出來的文學或者你所欣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