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9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三行遺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新北市淡水河口南岸,觀音山前緣之河口平原上的古蹟遺址。原為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祖先凱達噶蘭族,在一千五百至二千年前的活動空間。因該處舊有清代十三洋行設立的行口,故稱為「十三行遺址」。民國四十六年,始由臺灣大學林朝棨教授發現。歷經考古學家的挖掘與研究,證明當時已將鐵器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其中,「煉鐵作坊」的出土,為現存臺灣史前先民冶鐵技術的唯一證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器。《說文解字.金部》:「鑯,鐵器也。」
鐵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鏟土用的鐵器。《紅樓夢》第四○回:「這叉爬子比俺那裡鐵掀還沉,那裡犟的過他。」
龜山史前文化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龜山第二史前遺址為代表遺址。依據相對年代推測,可早至距今二千年前後。試掘出土物包括有刃鐵石、陶片、陶偶、陶環、石鋤、石斧、貝刮器、獸骨、貝殼等,其中以陶器數量最多。從鐵器的使用,可見已進入金石並用時期。生活型態除農耕外,漁撈、狩獵、採集仍占了一部分。
箕裘之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世的參考。在《禮記.學記》中提到,古時候好的鐵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縫合袍裘、獸皮,做為日後學習鑄冶鐵器的基礎;而一個製造弓箭的能手,他的兒子要先學習用竹子、柳條來編製畚箕,為學習造弓奠下根基。如此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學習,後代子孫自然能夠學會前人的技術,並發揚光大。後來「克紹箕裘」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能夠繼承父業,亦用於比喻能繼承師業。
領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巾一類的物品。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諸色雜賣》:「博賣冠梳領抹、頭面衣著、動使銅鐵器、衣箱、磁器之類。」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挑菜》:「上賞則成號真珠、玉柸、金器、北珠、篦環、珠翠、領抹。」也作「領繫」、「領戰」。
銅器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家稱介於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之間的時期為「銅器時代」。世界上最早進入銅器時代的是巴比倫、埃及等古代國家。中國自夏代到春秋、戰國時代即屬之。此時銅器的鑄造技術發達,且用途廣泛,如食器、酒器、樂器、禮器、祭器等,並雕鑄圖案紋飾及文字。因原料多為青銅,故也稱為「青銅器時代」。
鐵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造或整修鐵器的工匠。如:「經過十年的奮鬥,他從一名鐵工逐漸發展成為鋼鐵企業家。」
打鐵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打造鐵器為職業的人。如:「老張當了數十年的打鐵匠,練就一手好功夫。」
鐵工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製造鐵器的工廠。如:「那家鐵工廠專門承攬鐵門窗、棚架等類的工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