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跟從、順從。如:「跟隨」、「追隨」、「蕭規曹隨」。《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
2.沿著、順著。《書經.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
3.聽任、任憑。如:「去不去隨你」。《史記.卷四四.魏世家》:「聽使者之惡之,隨安陵氏而亡之。」
4.北方方言。指相像。如:「他長得隨他父親。」
立即、接著。如:「隨時」、「隨即」。《漢書.卷九三.佞幸傳.鄧通傳》:「長公主賜鄧通,吏輒隨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
哀鴻遍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民康物
忘年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辯才,善屬文,氣剛傲,嘗罵曹操,後為黃祖所殺。 (3) 孔融:西元153∼208,字文舉,東漢曲人,孔子二十世孫。有俊才,為建安七子之一,漢獻帝時為北海相,世稱孔北海;立學校,表儒術,後拜大中大夫,為曹操所殺。 (4) 爾汝之交:兩人不拘禮俗,直接以爾汝相稱。比喻親密交情。見「爾汝之交」。 (5) 忘年:不分年齡而相交。〔參考資料〕 《宋書.卷六二.張敷列傳》琅邪顏延之書弔茂度曰:「賢弟子少履貞規,長懷理要,清風素氣,得之天然。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見慰說,豈謂中年,奄為長往,聞問悼心,有兼□痛。足下門教敦至,兼實家寶,一旦喪失,何可為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田間東西向的小路。另有一說為南北向。如:「阡陌縱橫」。《史記.卷五.秦本紀》:「為田開阡陌。」司馬貞索隱引《風俗通》:「南北曰阡,東西曰陌。河東以東西為阡,南北為陌。」漢.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後泛指小路。晉.陶淵明〈詠荊軻〉詩:「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2.市中街道。《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士無貴賤,與之抗禮,輜軿柴轂,填接街陌。」唐.王昌齡〈閨怨〉詩:「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突然。同「驀」。《劉知遠諸宮調.第二》:「正是相別,陌聞人叫。」《三國志平話.卷中》:「眾官未吃,陌聞一聲響亮若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皋陶:人名。相傳為舜之臣,掌刑獄之事。
1.用黏土燒製的器物。如:「黑陶」、「彩陶」。
2.姓。如晉代有陶潛。
1.製造陶器。如:「陶冶」。《孟子.告子下》:「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
2.比喻培養、教育。如:「陶鑄性情」、「熏陶」。
3.暢通。《文選.枚乘.七發》:「陶陽氣,蕩春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險要的地方。《說文解字.部》:「阻,險也。」如:「天阻」、「險阻」。《文選.班固.西都賦》:「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富饒。如:「豐饒」。《文選.張衡.西京賦》:「地沃野豐,百物殷。」《南史.卷五十四.梁簡文帝諸子傳.南郡王大連傳》:「會稽豐沃,糧仗山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逃走、逃亡。如:「林冲夜奔」。《左傳.隱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三國魏.李康〈運命論〉:「卒散於陣,民奔于邑,城池無藩籬之固,山川無溝之勢。」
水乳交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水乳相資注音︰ㄕㄨㄟˇ ㄖㄨˇ ㄒ|ㄤ ㄗ漢語拼音︰shuǐ rǔ xiāng zī釋義︰即「水乳交融」。見「水乳交融」條。 01.《高僧傳.三集.卷一六.唐撫州景雲寺上恆傳》:「貞元初,徙居豫章龍興寺,與廬法真、……塤箎合韻,水乳相資。」(源) 參考詞語︰水乳相和注音︰ㄕㄨㄟˇ ㄖㄨˇ ㄒ|ㄤ ㄏㄜˊ漢語拼音︰shuǐ rǔ xiāng hé釋義︰即「水乳交融」。見「水乳交融」條。 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九.書簡.與小宅生順(小宅安之)書三六首之一》:「為文務使字字句句,俱從經史古文中來,而又不見其痕跡;水乳相和,一氣沖融,如蜂之釀蜜,蜜成不復辨其為何花之英也。」 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陵、大土丘。唐.王勃〈滕王閣序〉:「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2.轉折、彎曲的地方。《文選.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沛施祐,汾之阿,揚金光,橫泰河。」
3.屋宇、屋檐。《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崇三尺,四阿重屋。」《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4.姓。如唐代有阿光進。
1.迎合、偏袒。如:「阿附」、「阿私」、「諂媚阿諛」。《孟子.公孫丑上》:「智足以知聖人,汙不至阿其所好。」《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阿有罪,廢國法,不可。」
2.倚靠。參見「阿衡」條。
(二)之又音。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