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妄尊自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妄自尊大」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莽末年,群雄四起,經過幾次的爭戰後,就屬(ㄨㄟˇ)囂、公孫述、劉秀三人的勢力最大。據《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載,囂派馬援前往蜀地探探公孫述的實力,馬援和公孫述原是舊識,所以馬援本以為他倆這次見面,一定可以像從前一樣無所不談。沒想到馬援抵達蜀地後,公孫述卻擺出帝王的大場面,還要以皇帝的名義,給馬援封爵。馬援很不高興,私底下跟公孫述左右的人說:「現在是誰的天下都還未底定,公孫述不趁現在去求取賢士,幫自己爭天下,反而在這裡講排場,自以為是皇帝,天下英才如何會久留?」於是就告辭走了。馬援回去對囂說:「公孫述只是井底之蛙而已,卻狂妄自大。你根本不用...
篡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不正當的手段強力奪取。《後漢書.卷一三.囂傳》:「鴆殺孝平皇帝,篡奪其位。」
鼓旗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旗鼓相當」。見「旗鼓相當」條。01.《後漢書.卷一三.囂公孫述列傳.囂》:「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源)
垂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別人的關懷、照顧。如:「承蒙垂愛,不勝感激。」《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袁妻》:「慈親垂愛,不敢逆命。」
邊幅不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囂說:...
矯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託。《後漢書.卷一三.囂傳》:「矯託天命,偽作符書。」《新唐書.卷一○七.傅弈傳》:「刑德威福,繫之人主。今其徒矯託,皆云由佛。」
不脩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修邊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囂說:...
印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信和繫在印信上的絲帶。《後漢書.卷一三.囂傳》:「其後公孫述數出兵漢中,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綬授囂。」《三國演義》第二回:「吾繳還印綬,從此去矣。」
解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離間。《後漢書.卷一三.囂傳》:「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置之身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之度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載,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雖已匡復漢室,但天下尚未統一,還有許多人據地稱王。光武帝花了五年多的時間,總算大致敉平,只剩四川的公孫述和甘肅的囂兩股殘餘勢力。公孫述遠在蜀中,不易發動攻勢;魏囂表面上向光武帝稱臣,並且把兒子送到洛陽任官,表示歸順。因此,光武帝不急於消滅這兩股勢力,希望能讓苦戰多年的將士,好好休養生息一番。於是對將領們說:「現在天下已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姑且把消滅魏囂和公孫述兩人的事,置於度外,不加理會吧!」後來「置之度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放在心上,不加理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