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稱雄。後來雖然王莽滅亡了,但卻形成了割據的局面。當時,中興漢室的光武帝,已在洛陽即位,但尚有西州的囂和稱帝於蜀的公孫述,尚未平定。有一位後來被封為伏波將軍名垂千古的馬援,那時尚未得志,避亂有涼州。囂對他很敬重,拜他為綏德將軍,重要決策都和他商量。為了要打聽一下公孫述在蜀的情形,便派馬援前往。馬援和公孫述是同鄉,從小就很要好的。馬援以為這一次去看老朋友,一定可以握手歡敘,暢談一切了。誰知馬援到達以後,公孫述在殿前設了很多禁衛,召見了他,行過禮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國名。周代時所建,後為楚所滅。故址在今大陸地區湖北省秭歸縣東。也稱為「國」、「歸國」。
不修邊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飾邊幅」原指修整布帛邊緣使它變得整齊,在典源中用來比喻講究衣飾儀容或形式小節。王莽兵敗後,馬援歸附據地隴西的(ㄨㄟˇ)囂,為其效力。這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於是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他和公孫述是同鄉老友,以為見面後會和前從一樣,親切的閒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未定,公孫述不知殷勤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土、木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能長久留住天下賢士?」因而告辭回去,告訴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像井底之蛙一樣狹小,又自...
首屈一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荳萁然!我今已信天行止,小馮當門乃吾意。一春花惱只顛狂,行樂最怕功名妨。杜牧尋春遲有悔,且須十日澆磊。 〔注解〕 (1) 鏗鍧:音ㄎㄥ ㄏㄨㄥ,形容文詞鏗鏘有力。 (2) 子安:神仙名。傳說仙人子安昔乘黃鶴升天。 (3) 徐娘: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性嗜酒而無容質,年老猶與帝左右暨季江私通。後用「徐娘」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推薦、選拔。《後漢書.卷一三.囂傳》:「王莽國師劉歆引囂為士。」唐.錢起〈樂遊原晴望上中書李侍郎〉詩:「遙想青雲丞相府,何時開閤引書生。」
馬革裹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革裹屍」原作「馬革裹尸」。「尸」,同「屍」。這是和馬援有關的一句成語。馬援(西元前14∼西元49),字文淵,東漢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人。初依囂,後歸光武,拜伏波將軍,平交趾,世稱「馬伏波」。馬援在王莽統治的時候,曾經做過扶風郡的督郵,有一次他負責押解一批犯人,途中他因為同情這些犯人,就擅自釋放了他們,自己也丟了官,逃到北地郡。馬援在那邊以農牧為生,因為經營得法,幾年之後變得相當富裕。但他不願成為一個守財奴,就把財產送給親人朋友。後來馬投靠光武帝,建立了許多的戰功,拜伏波將軍,封為新息侯。公元四四年,馬援已經五十八歲了,有人勸他應該退休,好好在家安享天年,不要再奔波沙場。但是馬援拒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侵擾。《後漢書.卷一三.囂公孫述列傳.囂》:「西侵羌戎,東摘濊貊。」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旗和戰鼓表現出的氣勢相當,形容兩方軍隊陣容、聲勢不相上下。※#語或本《後漢書.卷一三.囂公孫述列傳.囂》。後用「旗鼓相當」比喻雙方勢均力敵。 △「旗鼓相望」、「勢均力敵」
老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職官名。新莽置,主掌軍事。 (3) 援:馬援(西元前14∼西元49),字文淵,東漢茂陵人。初依囂,後歸光武,拜伏波將軍,平交趾。世稱「馬伏波」。 (4) 北地:北方邊塞地區。 (5) 隴漢:指與漢朝交界的西方地區。隴,音ㄌㄨㄥˇ,甘肅省的簡稱。 (6) 斛:音ㄏㄨˊ,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 (7) 施賑:施捨財物救濟貧苦之人。賑,音ㄓㄣˋ。 (8) 班:分送。
不謀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謀而合」原作「不謀而同」,見於《漢書.卷一○○.敘傳上》。班彪是班固的父親,為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漢末王莽篡漢,天下大亂,二十餘歲的班彪避難於天水,依附於反對新莽的(ㄨㄟˇ)囂,並藉機對他曉以大義,希望他能歸附漢室。有一次,囂問班彪:「以前周王朝崩毀,戰國群雄並起,天下分裂,歷經好幾代才又歸於統一。今天的情況也是如此,不知先生您認為天下將由誰來統一?」班彪便回答道:「漢室之所以衰亡,是因為成帝當年過度借重外戚勢力處理國政,讓王氏家族掌握大權,接下來哀、平二帝在位時間又短,所以才會讓王莽有機可趁。但王莽雖然取得政權,卻沒有獲得民心,天下百姓其實無不盼望能脫離其統治。十幾年來,人心思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