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1.33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韁繩。《儀禮.既夕禮》:「薦乘車,鹿淺幦,干、笮、革靾。」漢.鄭玄.注:「靾,韁也。」
頓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抖動馬韁繩。唐.皇甫枚《王知古》:「知古及門,下馬,將徒倚以達旦。無何,小駟頓轡,閽者覺之,隔壁而問阿誰。」
毛骨俱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看,竟然是幾年前所失去的小孩。這時婁虡就說:「你先回去,過幾天再迎接你過來。」興祖才正要抓起馬匹的韁繩,此時卻突然地醒了過來。隔天,興祖將這個夢境告訴朋友們,大家都覺得是不祥的預兆。不久,興祖有事要外出,經過婁虡家門時,感到全身的毛骨都寒冷恐懼起來,結果因此得了病。隨從攙扶著他回家,三天後,就死了。後來「毛骨悚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極端驚懼害怕。
長轡遠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長韁繩遠遠的駕馭拉車的馬匹。比喻遠距離的操控他人或某些事物。《晉書.卷五六.孫楚傳》:「長轡遠御,妙略潛授,偏師同心,上下用力。」也作「長轡遠馭」。
脫韁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離韁繩控制的馬。今用來比喻人擺脫束縛或放任不拘。如:「考試完後,他像個脫韁馬似的到處閒逛。」
奉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轡,控制馬的韁繩。奉轡指駕馬車。《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孫叔奉轡,衛公參乘。」《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牋》:「將使伊周奉轡,桓文扶轂。」
風馳電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風馳電掣」。見「風馳電掣」條。01.《孽海花》第二九回:「馬夫拉動韁繩,一會兒風馳電捲,把一個青年會會員陳千秋,不知趕到那裡去了。」
判官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鞍前頭凸起的部位。《負曝閑談》第一○回:「等那馬掃過一趟,掃到第二趟,把韁繩望判官頭上一擱,在腰裡掏出套料的鼻煙壺來,把鼻煙磕在手心裡,慢慢的聞著。」《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只見那女子下了驢兒,把扯手搭在鞍子的判官頭兒上。」
扯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駕馭馬或馬車等的韁繩。《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侯莊徵君坐穩了,兩個太監籠著韁繩,那扯手都是赭黃顏色,慢慢的走過了乾清門。」《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只見驢上那人把扯手往懷一帶,就轉過山坡兒過山後去了不提。」
頓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遽然抖斷。《西遊記》第三○回:「他忍不住,頓絕韁繩,抖鬆鞍轡,急縱身,忙顯化,依然化作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