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56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禮記.曲禮上》:「執策分轡,驅之五步而立。」唐.孔穎達.正義:「轡,御馬索也。」《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
2.指韁繩與套在牲口嘴中的銜勒。如:「鞍轡」、「轡頭」。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功名利祿如束縛人的韁繩和鎖鏈。[例]人一旦逃不出名韁利鎖,往往失卻真性情。
勒馬懸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懸崖勒馬」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這廝1>不識咱運機,將人來緊追襲。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2>,抵多少臨崖勒馬纔收騎3>。尚兀自追趕著爭持,不睹事撞入咱陣裡,你正是有路無歸。 〔注解〕 (1) 這廝:這傢伙、這小子。有輕視、賤惡的意思。 (2) 船到江心補漏遲:比喻不能事先防範缺失或錯誤的發生,等到問題已經出現了才想補救,一切都將為時已晚而無法挽回。見「江心補漏」。 (3) 收騎:收住韁繩,讓馬停止前進。騎,音ㄐ|ˋ,乘坐的馬。
臨崖勒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懸崖勒馬」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鄭光祖《智勇定齊.第三折》這廝1>不識咱運機,將人來緊追襲。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2>,抵多少臨崖勒馬纔收騎3>。尚兀自追趕著爭持,不睹事撞入咱陣裡,你正是有路無歸。 〔注解〕 (1) 這廝:這傢伙、這小子。有輕視、賤惡的意思。 (2) 船到江心補漏遲:比喻不能事先防範缺失或錯誤的發生,等到問題已經出現了才想補救,一切都將為時已晚而無法挽回。見「江心補漏」。 (3) 收騎:收住韁繩,讓馬停止前進。騎,音ㄐ|ˋ,乘坐的馬。
縱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身騰躍而起。《西遊記》第三○回:「他忍不住,頓絕韁繩,抖鬆鞍轡,急縱身,忙顯化,依然化作龍。」
攬轡澄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手拉著馬的韁繩,準備出發就任,心中慨然有澄清天下吏治的志向。 出處後漢書范滂傳:「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舊唐書姚璹傳:「是用命卿出鎮,寄茲存養。果能攬轡澄清,下車整肅。」 用法用以形容新官初到任,即能澄清吏治。 例句黃市長初到任,即攬轡澄清,革除行政上的弊端,期不負市民所託。 似詞下車整肅 反詞尸位素餐/坐糜廩粟
轡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控御馬的韁繩和口勒等器物。《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二首之一》:「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三國演義》第三四回:「被趙雲一鎗刺落馬下,隨手扯住轡頭,牽馬回陣。」
名韁利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名和利像韁繩,會把人束縛住。《鏡花緣》第四○回:「到了次日,並不約我,卻一人獨往。豈非看破紅塵,頓開名韁利索麼?」也作「名韁利鎖」。
勒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住韁繩,使馬停止前進。《薛仁貴征遼事略》:「正進之次,忽至一高峰,仁貴勒馬視之。」《三國演義》第一○回:「王方欺他年幼,躍馬迎戰,戰不到數合,早被馬超一鎗刺於馬下。馬超勒馬便回。」
齊驅並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意思是說:這就有如四匹馬拉車,每匹馬的力道不一,但韁繩如能操作得像琴弦一樣和諧的話,四匹馬就能齊頭並進,車轂也能控制好輪輻,讓車子快速前進。「並駕齊驅」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比喻彼此實力相當,不分軒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