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各自為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華元:春秋時宋人,生卒年不詳。歷事文、共、平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使兩國結盟於宋,為春秋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3) 食:音ㄙˋ,拿食物給人吃。 (4) 羊斟:春秋時宋國人,生卒年不詳。宋師華元之御者,因華元殺羊不與,及戰,驅車直入鄭師,致華元被俘。 (5) 與:音ㄩˋ,在其中。 (6) 疇昔:昔日、從前。〔參考資料〕 《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弔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虎入羊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虎衝進羊群中。比喻以強欺弱,為所欲為。[例]這批盜匪進入村莊劫掠,猶如虎入羊群,村民飽受欺凌。
虛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受到驚嚇而無實際的傷害或災禍。[例]在飽受一場虛驚後,他連續做了好幾天的惡夢。
李三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五代故事戲。敘劉智遠往邠州投軍,其妻李三娘遭兄嫂逼迫改嫁,不從,逼使推磨汲水,飽受折磨。三娘於磨房產子,命名咬臍郎。嫂奪其子投河中,為竇老所救,護送邠州。後劉智遠以軍功為節度使,終於一家團圓。也稱為《咬臍郎》、《五龍祚》。
汗馬勛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汗馬功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便把滿腔的抱負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本書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重要典籍,主張崇尚法治,強調賞罰分明,提出許多切合實用的理論。在〈五蠹〉篇中,韓非論述法治思想,針對儒家的仁義說提出許多反駁,並認為法規必須與時俱移,不可食古不化。韓非認為人民都想追求安全和富裕,躲避危險和窮困。如果使人民前往作戰,要人民不顧家庭的生計,一定要立...
經濟大恐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蔓延到歐洲,首先受創的是德國和奧地利,再來是英國和法國。由於無法解決經濟不景氣的情況,歐洲許多政府已飽受人民的抨擊和傷害。促成了義大利法西斯主義(註2.)的興起和德國納粹希特勒(註3.)的威脅,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開戰的種子。西元1932年,美國人選舉民主黨的富蘭克林.羅斯福(註4.)擔任總統。為了擺脫危機,羅斯福總統提出經濟改革計劃,稱之為新政(註5.),他使聯邦政府入主經濟,建設重大工程。新證並沒有完全使美國脫離經濟危機,但是,羅斯福卻在西元1936年及1940年當選總統。 影響西元1929年的經濟大恐慌,也嚴重影...
醉酒飽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飽以德。」意指既喝足了酒,又飽受恩德。為客人於宴後向主人道謝的話。唐.孫揆年《靈應傳》:「妾以寓止郊園,綿歷多祀,醉酒飽德,蒙惠誠深。」
費茲傑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迎,讓他名利雙收,並娶門名之女賽爾妲·莎爾(Zelda Sayre)為妻。在1930年代,費茲傑羅飽受妻子精神狀態不佳,負債累累的經濟狀況影響,以及他本身的酗酒問題,因此作品並不多,1940年他因心臟病過世於好萊塢的格拉姆(Sheilah Graham)公寓。費滋傑羅一生為兩樣東西所困:一是才華,一是金錢,他都曾一度擁有,最後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時候,評論家都批評他生活腐化、自暴自棄,所以短壽早夭,浪費了自己的才華。費滋傑羅一生總共寫了4部長篇小說,150篇短篇小說。1930年4月,他的老婆賽爾妲精神崩潰,從此他的生活便...
井底蝦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井底之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的世間安身立命。他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
一網無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網打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的開國君主成湯,是個仁民愛物的君主。他感於夏桀暴虐無道,天下人民飽受痛苦,於是起兵討伐,建立了商朝。在《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中記載,有一天成湯看到一個獵人在布置陷阱,獵人很得意地說:「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下鑽出的或地面奔跑的各種鳥獸,都會被我的網子抓住。」成湯聽了,就說:「像你這樣趕盡殺絕,豈不是跟暴虐的夏桀一樣嗎?」於是他命令獵人把網子的三面收起來,只留下一面捕捉獵物。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網打盡」,本來指的是用網子全部抓住,後引申用來比喻排斥異己,不留孑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