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良藥苦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的抱負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提到:有用的藥吃起來雖然覺得很苦,但是聰明的人卻會勉強自己喝下它,因為知道吃下之後能夠治好自己的病;忠直的話語聽起來讓人很難受,但是英明的君主卻會聽從,因為知道採納之後可以成就大業。後來「良藥苦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能治好病的藥,多味苦難嚥;亦用於比喻諫言多不順耳,但卻有益於人。
|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論自誕生到如今,卻一直飽受爭議。目錄1 生平2 人格基本結構2.1 夢3 創新3.1 觀點3.2 早期著作3.3 潛意識3.4 性心理發展3.5 本我、自我與超我3.6 心理防衛機制3.7 生死驅力3.8 宗教心理學4 佛洛伊德的遺產4.1 心理療法4.2 哲學4.3 批判回應5 個案案例6 重要著作7 關於佛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書7.1 精神分析:理論與實踐7.2 概念批評7.3 傳記7.4 傳記批評8 影響9 外部鏈接10 以上資料來源 生...
|
責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備、非難。[例]為了這點無心之過,他飽受同事們的責難。
|
摧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挫折受辱。如:「流蕩外鄉多年,心靈飽受摧殘。」
|
網開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的開國君主成湯,是個仁民愛物的君主。他感於夏桀暴虐無道,天下人民飽受痛苦,於是起兵討伐,建立了商朝。在《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中記載,有一天成湯看到一個獵人在布置陷阱,獵人很得意地說:「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下鑽出的或地面奔跑的各種鳥獸,都會被我的網子抓住。」成湯聽了,就說:「像你這樣趕盡殺絕,豈不是跟暴虐的夏桀一樣嗎?」於是他命令獵人把網子的三面收起來,只留下一面捕捉獵物。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網開一面」,用來比喻寬大仁厚,對犯錯的人從寬處置。
|
爾詐我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華元:春秋時宋人,生卒年不詳。歷事宋文公、共公、平公三君,共四十年。因見國家處於楚、晉兩大國間,飽受戰爭之苦,倡和平運動,於共公十年,使兩國結盟於宋,為史上著名的第一次弭兵之約。
(7) 質:音ㄓˋ,用財物或人作保證以為抵押。
(8) 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你」。
(9) 詐:欺騙。
(10) 虞:猜度。
|
昇華作用(Subli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今中外的文藝創作家往往歷經病痛折磨與人生逆境,卻將肉體苦楚和情緒幽谷,化為無數人類文化的瑰寶,像是飽受耳疾之苦卻名曲流芳的貝多芬,以及受精神分裂症一生困苦潦倒卻遺作盛名的梵谷。 應用與舉例像是小時候在學校被人欺負,所以長大努力考進警校,以維護社會正義。又例如一個人內心對於火的莫名興奮感,倘若直接進行放火行為就成了「縱火犯」。但透過昇華作用,將對火的慾望改變成救火行動,便成就「消防隊員」的志願,看到火警能興奮地一馬當先,勇往直前,於火場中救人無數。昇華作用便是將蘊積於潛意識之衝動及不被認可的動機欲念,導向合理、符合社會標...
|
欺世盜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世盜名」係由「欺世」及「盜名」二語組合而成。
「欺世」是出自《韓非子.詭使》。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的壯志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詭使〉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
|
苦不堪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苦得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如:「這些年,他飽受壓力,苦不堪言。」
|
一網打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的開國君主成湯,是個仁民愛物的君主。他感於夏桀暴虐無道,天下人民飽受痛苦,於是起兵討伐,建立了商朝。在《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中記載,有一天成湯看到一個獵人在布置陷阱,並祈禱說:「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下鑽出的或地面奔跑的各種鳥獸,都會被我的網子抓住。」成湯聽了,就說:「像你這樣趕盡殺絕,豈不是跟暴虐的夏桀一樣嗎?」於是他命令獵人把網子的三面收起來,只留下一面捕捉獵物。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網打盡」,本來指的是用網子全部抓住,後引申用來比喻排斥異己,不留孑遺。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