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7.34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齒內的空腔,含神經、血管與齒
木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喬木,是古生代最大的種子植物。中柱由多個維管束裂片組成單體中柱或真中柱。原生木質部由大量薄壁細胞和後生木質部組成初生中柱。次生木質部為疏木型。管胞大,有多列具緣紋孔,有分泌細胞或分泌管。珠被表面有三射對稱脊,內部結構和蘇鐵相似。珠心與珠被分離,具雙重維管束。珠被分為3層,外層由殼斗形成,內珠被是大胞子囊之外的胞子葉轉化而成,雙重的維管束由原來的外珠被子與內珠被子所具有的,小孢子葉為多種型態的聚合囊所構成,花粉為單溝粉。
裂芽大黃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樹生或石生,葉狀,直徑10-20 cm,裂片近圓形,寬3-10 mm,裂腋處生有短緣毛,緣毛長約0.5 mm;上表面具光澤,灰色至淡黃綠色,較老地衣體部分具細皺,裂芽在較老地衣體部分稠密,單一至分叉,單一型的裂芽成圓柱狀,約0.3-0.9 mm;層白色;下表面黑色,假根生於地衣體中央部分,假根單一,黑色,邊緣2-6 mm寬的區域常暗棕褐色,具光澤,無假根或具假根狀乳頭突起。子囊盤罕見,貼生,直徑至15 mm,盤面不穿孔,褐色至暗褐色;字囊孢子無色,單胞,廣橢圓形,8-10 X 14-18μm。
細裂片黃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貼生於基物,裂片挾細,寬1-3 mm,小裂片生於裂片邊緣,緣毛粗糙,長0.2-0.8 mm;下表面黑色,假根單一,有時羽狀分叉。
金葉黃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貼生於基物,裂片寬2-4 mm,具粉芽;假根大多單一,有時羽狀分叉。金葉黃梅衣是一種在世界上廣布於除歐洲外的泛溫帶和泛熱帶山區的種類。它具有層P呈負反應和具粉芽的特徵,而易於和其他相似種類區分。粉芽起始於泡狀突起並常形成粉芽堆,形狀變化較大,常表面生和近頂端生;表面生粉芽呈圓形並常散生,近頂端生粉芽常膨大成頭狀粉芽堆。
淡葉類黃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貼生於基物,livida型,裂片寬1-3 mm,緣毛暗褐色至黑色,常稀疏分枝;上表面具裂芽,裂芽圓柱狀,常分枝;下表面色淡,假根單一,淡色至褐色。
槌骨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碎骨頭,瀝乾骨。形容極殘酷的剝削。宋.陸九淵〈與宋漕書〉:「貪吏並緣,侵欲無藝,槌骨瀝,民不聊生。」
刺類黃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貼生,裂片寬1-3 mm,多少呈覆瓦狀,裂芽單一至分枝。
泡沫類黃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脆,裂片近線形,密集,寬0.5-2.0 mm;上表面具光澤,具泡狀突起,無粉芽;層近淡黃色;假根稀疏分叉。
類黃梅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衣體貼生於基物,裂片近線形,覆瓦狀,寬0.5-2 mm,邊緣生有緣毛;上表面裂芽成小裂片狀;下表面黑色,假根黑色,單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