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振臂高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揮臂高聲吶喊,以振奮人心,號召群眾。如:「此時,我們需要有人起來振臂高呼,領導大眾團結一致。」
提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原來較低的位置、程度、等級、數量、水準等加以提升或增高。[例]提高產量、提高效率、提高聲
魄散魂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可憐氣塞胸堂1>喉舌冷,魂飛魄散喪殘生2>!慌得那四海龍王在半空裡,收了雨澤,高聲大叫:「天蓬元帥!捲簾將軍!休在林中藏隱,且尋你師兄出來!」 〔注解〕 (1) 胸堂:同「胸膛」。 (2) 殘生:指剩餘的生命。(三) ※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幼小與偕,綢繆莫甚。又同筆硯,總誇謝氏之能文;甫就冠笄,未遂子平之卑娶。眉來眼去,魄散魂飛。已知夙世之緣,俱有少年之泰。好合1>定期於鼓瑟2>,心知不待於挑琴3>。 〔注解〕 (1) 好合:男女結合。 (2) 鼓瑟:彈奏瑟。 (3) 挑琴:彈奏琴。
古文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八大家,他們自然是古文運動的主流,其作品受到後人肯定與傳誦,也是其來有自。儘管他們不像韓愈等人那種高聲疾呼與振衣千刃崗的態勢,但文筆與內容的同趨化,就是最好的參與行動。
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煮沸的水。《儒林外史》第三回:「我扶著他,你且去做工的那裡借口開水來灌他一灌。」《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卻說張老讓他三個坐下,便高聲叫道:『大舅媽,拿開水來!』」
喜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望西城縣殺來。孔明傳令,教將旌旗盡皆藏匿;諸將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卻說司馬懿1>前軍哨2>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3>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4>。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注解〕 (...
叱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斥罵、怒喝。《劉知遠諸宮調.第一》:「村夫舉措,看待老兒,渾如無物,高聲叱喝,驅使有若奴僕。」《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是夜孫策宿於寨內,又見于吉披髮而來。策於帳中叱喝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捲起袖子,露出胳膊。如:「揎拳捋袖」。宋.蘇軾〈四時詞〉四首之二:「玉腕半揎雲碧袖,樓前知有斷腸人。」《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那小官人且羞且怒,揎衣露臂,面赤高聲。」
喳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喊叫。清.洪昇《長生殿》第一○齣:「聽街市恁喳呼,偏冷落高陽酒徒。」
北轍南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楚國愈遠。今天大王您想成就霸王之業,取信於天下諸侯,依仗著強大的軍力去攻打趙國,想藉此擴充領地,提高聲望,其實這樣的舉動愈多,愈失信於天下,離成就霸王事業的心願也就愈遠,這不正如想到楚國卻往北方走一樣,永遠達不到目的!」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南轅北轍」,用來比喻志向和行為背道而馳,現在凡是做「背道而馳」的事,都可以稱為「南轅北轍」。另外,這句成語還可引申用來比喻遙隔兩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