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8.0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低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高聲
上為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文武百官,散席之後,大家就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是這樣的反應。弦章說:「這是因為那些群臣們不敢批評君王的過錯,而古人曾說,國君喜歡吃什麼、穿什麼,臣下也就跟著喜歡吃什麼、穿什麼;所以如果國君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們也就只會向國君奉承,而不會向國君進諫了。」這則故事中蘊含了「上行下效」的意思,正說明了在上位者言行舉止的重要。
宣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眾高聲朗讀。《薛仁貴征遼事略》:「見張士貴亦捧表一道上,帝展於御案,令左右宣讀。」《三國演義》第四回:「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
尖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尖細刺耳的聲音,高聲喊叫。如:「放任孩子在公共場所高聲尖叫的家長,總會引來不解且嫌惡的目光。」
求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救援。[例]他一聽到有人高聲求救,便奮不顧身的衝上前去竭力相助。
么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呼喝。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我則在門首么喝,他裡頭自有人出來。」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三折:「你也不索硬打掙,去街坊上么喝。」也作「吆喝」、「喓喝」。
魂銷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可憐氣塞胸堂1>喉舌冷,魂飛魄散喪殘生2>!慌得那四海龍王在半空裡,收了雨澤,高聲大叫:「天蓬元帥!捲簾將軍!休在林中藏隱,且尋你師兄出來!」 〔注解〕 (1) 胸堂:同「胸膛」。 (2) 殘生:指剩餘的生命。(三) ※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幼小與偕,綢繆莫甚。又同筆硯,總誇謝氏之能文;甫就冠笄,未遂子平之卑娶。眉來眼去,魄散魂飛。已知夙世之緣,俱有少年之泰。好合1>定期於鼓瑟2>,心知不待於挑琴3>。 〔注解〕 (1) 好合:男女結合。 (2) 鼓瑟:彈奏瑟。 (3) 挑琴:彈奏琴。
喝倒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目表演時,不高聲叫好,反而報以噓聲。如:「這次演出,臺下掌聲不斷,沒有喝倒彩的情況發生。」
珍奧斯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格。比起同時代的華茲華斯和拜倫,奧斯汀的精神也許接近休謨和洛克。剛獲出版時,奧斯汀的作品並未獲得很高聲譽,然而司各特爵士對她評價很高:「這位年輕的女士很擅長描寫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和人物,是我所見之中最高妙的。」奧斯汀對司各脫也很欣賞。在奧斯汀的最後一部小說《勸導》中,小說人物對司各脫的作品讚賞有加。而早在《理性與感性》中,女主人公瑪麗安已經將司各脫司各脫視為最愛的作家之一了。推崇奧斯汀的人還包括麥考萊(Macaulay),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Robert Southey,Sydne...
唱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按名冊高聲點名。《北史.卷五五.元文遙傳》:「令趙郡王叡宣旨唱名,厚加慰喻。」《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五:「正值知州投文換牌,唱名點到江溶名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