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嚷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呼喊、吵鬧。如:「他嘴裡嚷嚷些什麼呀?」
引吭高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開喉嚨高聲歌唱。如:「他在送舊晚會上引吭高歌,博得滿堂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高聲呼叫。如:「唱名」、「唱票」。唐.李賀〈惱公〉詩:「雞唱星懸柳,鴉啼露滴桐。」
應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付。《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姊夫與家老小,且往鄰村閃避,咱在此應對他不妨。」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這裡高聲叫有賊,慌走到街裡,又無一個巡軍捷譏,著誰來共咱應對。」
泰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山、北斗的合稱。比喻在學術或藝術方面有特別崇高聲望,受人景仰的人。[例]學術泰斗、喜劇泰斗
出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外與入內。《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受策以出,出入三覲。」《三國演義》第九五回:「諸將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也作「出進」。
魂飛魄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火氣攻心,三魂出舍。可憐氣塞胸堂1>喉舌冷,魂飛魄散喪殘生2>!慌得那四海龍王在半空裡,收了雨澤,高聲大叫:「天蓬元帥!捲簾將軍!休在林中藏隱,且尋你師兄出來!」 〔注解〕 (1) 胸堂:同「胸膛」。 (2) 殘生:指剩餘的生命。(三) ※宋.羅燁《醉翁談錄.甲集.卷二.張氏夜奔呂星哥》幼小與偕,綢繆莫甚。又同筆硯,總誇謝氏之能文;甫就冠笄,未遂子平之卑娶。眉來眼去,魄散魂飛。已知夙世之緣,俱有少年之泰。好合1>定期於鼓瑟2>,心知不待於挑琴3>。 〔注解〕 (1) 好合:男女結合。 (2) 鼓瑟:彈奏瑟。 (3) 挑琴:彈奏琴。
唱籌量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劉宋名將檀道濟伐魏,因糧食不繼而還,加上後有追兵,故軍心渙散。道濟乃利用夜晚,叫人以沙充糧,高聲報數,假裝存糧尚足。如此一來,軍心穩定,魏兵也不敢再追。見《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傳》。後比喻製造假象,欺矇敵人。《蕩寇志》第二回:「且疏了他的防備,那時同你高飛遠走,他怎生奈何?這叫做唱籌量沙的計。」
泰山北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泰山為五嶽之首,北斗星為眾星中最明亮之星。泰山北斗比喻在學術界或藝術界具有特別崇高聲望,受人景仰的人。[例]陳教授一生專研《紅樓夢》,成就無人能及,真可稱得上是紅學界的泰山北斗。
低聲下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熹論學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他專為尚未啟蒙的兒童編寫了《童蒙須知》,對於學童日常生活的衣服冠履、語言步趨、灑掃清潔、讀書寫字等言行舉止,都有嚴格的規範要求。其中在〈語言步趨〉篇中提到,為人子弟,要「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諠鬨,浮言戲笑」。就是說:作人子弟,要尊敬長上,態度要恭順,聲音要柔和,說話要詳細緩慢,不可以高聲諠譁,誇張嘻笑。「低聲下氣」是直接摘自此處的成語,用來形容說話恭順小心的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