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飛雁。《文選.石崇.王明君詞》:「願假飛翼,乘之以遐征。」
2.古時常以雁傳信,故用以代表音信。《南朝齊.無名氏.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隱士梁妻孟光,嫻淑溫婉,事夫舉案齊眉,恭敬簡樸。見《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傳》。後比喻夫妻相敬如賓,亦用以祝賀夫婦白首偕老。如:「我們祝福這對新人,案相莊,白頭偕老。」也作「梁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唐朝舞蹈。唐玄宗的寵妃梅妃善此舞。梅妃江采萍長於詩賦、善於舞蹈,開元初年,選入宮內,由於她喜愛梅花,故稱梅妃。對她的舞蹈玄宗曾這樣讚賞:「吹白玉笛,作《驚舞》,一座光輝」。在這裡《驚舞》是一個舞蹈名稱,而在其它記載中則更多是對舞蹈姿態地形容,如《洛神賦》:「翩若驚」。《樂府雜錄》舞工條載:「舞者樂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驚,或如飛燕」。劉禹錫的《泰娘歌》:「舞學驚水榭春,歌傳上客藍堂暮」句。《驚舞》基本上是一個動作輕盈敏捷,模擬飛鳥翱翔的舞蹈。這種傳統舞姿動作至今還保留在我國各地民間和戲曲舞蹈中,如〈雙飛燕〉、〈大鵬展翅〉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鳴的鴈。語本《詩經.小雅.鴈》:「鴈于飛,哀鳴嗷嗷。」後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清.洪昇《長生殿》第三五齣:「征調千家,流離百室,哀滿路悲戚,須早招徠,閭閻重見盈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由低處逐漸飛翔到高處。語出《易經.漸卦.初六》:「漸于干,小子厲有言,無咎。」唐.孔穎達.正義:「,水鳥也。干,水涯也。漸進之道自下升高,故取譬飛自下而上也。」比喻官位升遷。《文選.班固.幽通賦》:「皇十紀而漸兮,有羽儀於北京。」
雪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雁踏過雪泥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清.陳維崧〈風入松.當年結夏〉詞:「浮世飛雪爪,故山亂葉茅庵。」
遍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如:「安徽發生水災,沖毀房舍無數,導致哀遍地,景況悽慘。」也作「哀遍野」。
附驥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依附他人而成名。語本《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夫蚊虻終日經營,不能越階序,附驥尾則涉千里,攀翮則翔四海。」
泥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雪泥爪」。見「雪泥爪」條。01.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二.下河舟中雜詩》:「一江分去路,兩地繫相思。泥雪飛跡,蒹葭白露詩。」鴻雪爪"> 
篇巨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